[櫪木]日光山岳信仰的起始-輪王寺(Rin noji)世界遺產

Rin noji

*日光、山嶽信仰的起始

「日光(連)山」自古以來就是關東的一大靈場,在奈良時代末期的天平神護2年(西元766年),由勝道上人開基「四本龍寺」,也就是現今的輪王寺 (Rin noji),大概也是同一時期左右,勝道上人也建立了日光二荒(權現)。

幾乎所有旅人都會拍到的「神橋」,傳說是勝道上人在此地無法渡過大谷川,祈求神佛加護時,出現2條蛇變成了這座橋,屬於二荒山神社的建築物。

鎌倉時代開始,作為服侍於將軍家的護持僧有增加的情形,當時也因為神佛習合的發展下,日光的三山,包括男體山、女峰山及太郎山;三佛,分別是千手観音、阿弥陀如来及馬頭観音;及三社,包含新宮(現今的二荒山神社)、滝尾及本宮等都被視為同等的信仰;此時的山岳修行修驗道(山伏)也非常的盛行。

到了江戶時代,天海大僧正(慈眼大師/じげんだいし)為「四本龍寺」住持,依照山王一實神道(天台宗)方式,於日光山祭祀德川家康將軍,尊稱為東照大權現。

而「輪王寺(りんのうじ)」的稱號,則是明暦元年(西元1655年)由天皇勅許改名。從慈眼大師開始、三代將軍「家光」公,其後歷代有多位皇室成員在此修行(輪王寺宮法親王),被稱作「日光門主」,直到幕末時代為止。明治時代,由於神佛分離,因此寺廟以「輪王寺」被尊稱迄今。

擁有1200年歷史的「輪王寺」並不像是「淺草寺」那樣只有在一個區域內的寺廟,而是日光(連)山中的佛堂、大猷院、中禪寺等15個社殿與建築物的總稱,包含平安時代創建的「本堂(三佛堂)」、三代將軍家光的靈廟「大猷院」以及奧日光地區的「中禪寺(立木觀音)」與湯元的「日光山溫泉寺」等。

*日光山 總本堂 三仏堂【重要文化財 世界遺産】

從東武日光站下車後,走了一段路,我們最先遇到的是「日光輪王寺」。因為是賞楓季節,所以東武日光站出來後,就處處可見不同色彩的楓葉。

輪王寺的大門稱作「黑門」,黑門就跟字面上的意思一樣,是柱子、瓦片等整體都是黑漆塗佈的一個大門,是門跡寺廟常見的大門形式。

這類大門的形式是按照徳川幕府的宗教政策所設計,除了以黑漆為主外,上頭會刻有皇室象徵的菊紋章。據說徳川幕府當時,是由徳川家來管理的天台宗的三山的門跡寺院,包括有比叡山(延暦寺)、東叡山(寛永寺)及日光山(輪王寺)。

而輪王寺的黑門之所以被列為「重要文化財」,是因為在明治4年(西元1871年),在本坊遭逢尊王派縱火時,「黑門」是唯一殘留下來的建築。

提到日光輪王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日光山首屈一指的「總本堂 三佛堂」,是東日本中最大的木造建物,於平安時代創建,是日本全國少數的天台密教形式的佛堂。目前所見的建物,是正保2年(西元1645年),由德川三代將軍「家光」重建。

「三佛堂」中祭祀著3尊大佛是「日光三所權現本地佛」,包括千手觀音、阿彌陀如來及馬頭觀音,高約7.5公尺,分別代表男體山、女峰山及太郎山。另外「東照三所權現本地佛」,有薬師如来、阿彌陀如來及釈迦如来等三尊則以掛佛畫像。

去日光輪王寺時正好遇到「平成大修理」中,從外看著懸掛著的三佛堂圖像,還是可以感受到佛堂恢宏莊嚴的氣勢。雖然是在整修中,仍可以入內參拜本尊,但是是不能拍照的,請務必要遵守寺方的規定。

「三佛堂」前的「金剛桜(こんごうざくら)」的樹齡約為500年,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春天時有許多信者會特別前來~欣賞櫻花盛開的時候。而我們到訪的時候正好是秋天,所以欣賞的是紅葉。

「三佛堂」左側的「鐘樓」是天保3天(西元1832年)建造,原本在日光東照宮中,後因神佛分離,所以移至「三佛堂」旁。

每年的年末12月31日的夜晚會在「鐘樓」下舉行「採燈大護摩供」,為佛教中驅魔求福的作法,到了新的一年的0時到1時會敲打鐘,共108下,象徵:清除掉108種煩惱,祈求新的一年的幸福。

鐘樓下方的「心」字碑,題字落款是郭沫若,一旁是拜觀售票口。

位於護摩堂前的高聳佛塔也被列為「重要文化財」,稱作「相輪橖(そうりんとう)」,是天台宗用以驅鬼避邪,守護聖域的法器,經常在五重塔及三重塔最上方見到金屬構造。

輪王寺中的「相輪橖」原本是寬永20年(西元1643年),由慈眼大師建於東照宮奧院鬼門,顯然是替德川家康公驅趕孤魂野鬼用的,以消除及封印鬼門之用;後因地震倒塌,遷至二荒山神社;最後因神佛分離,於西元1881年遷至現在的地點。

日本現存的「相輪橖」除了輪王寺中的之外,還有在比叡山(延暦寺)及大慈寺兩處。

備註:門跡寺即指「門跡」寺廟,門跡(もんせき、もんぜき)是皇族、貴族擔任住持的特定寺院。

 

*逍遥園及寶物殿

位於「三佛堂」附近的逍遙園及寶物殿也是輪王寺的支院。

「逍遥園」是江戶時代的日本庭園形式,規模雖然不大,在「池泉回遊式」的園內在春天可以欣賞到杜鵑及牡丹;秋天季節則是有名的紅葉名所,也有夜間點燈。

「逍遥園」的門口豎立著「明治天皇日光行在所」是因為明治天皇曾在此留宿過。

在「逍遥園」的「宝物殿」中收藏許多寶物及佛教相關文物,有歷史性及美術性的重要資料,於昭和57年落成。平成15年11月13日開始,徳川記念財団協助下,開始有初代家康公以来的貴重寶物的常設展示。

「宝物殿」跟「逍遥園」的門票是共同販售的,如果有想要去參觀的話,記得要預留些時間。「逍遥園」的風景值得拍照留念;但是「宝物殿」只能用眼睛欣賞,不能拍照喔!

我們因為當天還要往東照宮及二荒山神社前進,怕時間上回來不及,所以這次便沒有購買門票入內參觀。

之後發現~~其實整個區域沿途超多紅葉,所以如果是為了欣賞滿山遍野的染黃或染紅的楓葉,又只有一個半天左右要走完二寺一社,建議可以先不進去參觀喔!

*大猷院【國寶】

「大猷院」也是輪王寺的支院,但是與之前的三佛堂跟逍遙園都有點距離,我們是經過了東照宮跟二荒山神社才走到了「大猷院」。

「大猷院」是徳川三代將軍「家光公」的廟所(びょうしょ),也就是墓所,在世界遺産的境內中,登錄了22件的國寶、重要文化財。

而「大猷院」之所以東照宮(德川家康的墓所)附近,是因為徳川家光希望能與祖父「家康公」相伴。同時,根據家光公遺言:「不可以超越家康公所安眠的日光東照宮」,所以是使用金色以及黑色等厚重平穩的色彩塗漆。

入口的「仁王門」是重要文化財,門口有2個仁王像「金剛力士像(こんごうりきしぞう)」,分別是口張開的「阿形(あぎょう)」及口閉起的「吽形(うんぎょう)」。

境內的二天門也是重要文化財,是世界遺產日光境內最大的門,左右是持国天與増長天,因此被稱作二天門。正面匾額上的「大猷院」是由108代天皇後水尾上皇所題,而大猷院也正是德川家光死後的諡號。

大猷院的中心建物(拝殿、相間及本殿)是權現造建築,被指定為國寶,內部使用許多的金色顏色;門口的唐門設計也很亮眼,正面屋頂是唐破風,在下方有白龍的雕刻,是徳川家光的生肖年。

展望所是指從天界眺望人界的庭園的地點,可以看到有許多並排的石灯籠,這都是當時地方上有勢力的武士供奉的物品,打造出像是從天界眺望人所居住的世界風景的感覺。

夜叉門也是參觀的一大重點,在門的四個角落各有一尊夜叉,任務是不讓惡鬼進入墓所。北方是藍色的烏摩勒伽(うまろきゃ;西方是白色的犍陀羅(けんだら);南方是紅色的毘陀羅(びだら);東方是綠色的阿跋摩羅(あばつまら),是日本全國少見的佛像。由於門上刻有牡丹,所以也被稱作「牡丹門」。

*輪王寺 (Rin noji) -小知識

  • 天平神護二年(西元766年)由勝道上人開基「四本龍寺」,後於明暦元年(1655年)由天皇勅許改名「輪王寺(りんのうじ)」,從慈眼大師開始、接由三代將軍「家光」公,其後歷代有多位皇室成員在此修行(輪王寺宮法親王),也是門跡寺。
  • 「三佛堂」中祭祀著3尊大佛是「日光三所權現本地佛」,包括千手觀音、阿彌陀如來及馬頭觀音,分別代表男體山、女峰山及太郎山,此為著名的「日光信仰」。

*輪王寺-開放時間及交通方式

  • 官網:https://www.rinnoji.or.jp/

  • 開放時間:4月〜10月 午前8時(開門)〜午後5時(閉門);11月〜3月 午前8時(開門)〜午後4時(閉門) 。

  • 地址:栃木県日光市山内2300

  • 交通:自JR日光站、東武日光站搭乘往中禪寺溫泉或湯元溫泉的東武巴士約5分鐘,在「神橋」站下車後步行5分鐘;或是搭乘「世界遺產巡遊巴士」約10分鐘,在「勝道上人像前」下車後即達。

輪王寺還有奧日光地區的「中禪寺(立木觀音)」與湯元的「日光山溫泉寺」等。我跟朋友是去華嚴瀑布(華厳の滝)時有看到中禪寺參道的石碑;湯元則是當晚住宿的地方。

喜歡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FB粉絲專頁~幫我按讚或訂閱我的部落格唷!

訂閱部落格~搶先看最新的文章!

--延伸閱讀--

東京都及周邊神社

宮城縣神社

青森縣神社

北海道神社

福岡縣神社

#相關文字都是我的經驗跟參考中日文網路資料,也喜歡到日本旅遊的同好們~歡迎交流喔!

[手作執著]期間限定手作市集!札幌地下步行空間チ・カ・ホ(Chikaho Tunnel Walkway)

Chikaho Tunnel Walkway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1 年 3 月 16 日

札幌地下步行空間チ・カ・ホ (Chikaho Tunnel Walkway) 位於札幌站前的地下區域,如果有去札幌旅遊的人,可能會在不經意間經過這個區域,這邊總是有著不同的活動,但是你是否跟我一樣~只是經過而已?

這次去札幌旅行時,出發前便想看看那個時間有沒有機會遇到週末的市集,果不其然!真的有假日市集,而且地點就在札幌車站裡的地下步行空間,表示會是個風雨無阻的市集。

Chikaho Tunnel Walkway 是2011年的3月12日開放,之所以設計這個地下空間主要是因為札幌一年有一半的時間都有積雪,因此希望能有這樣的空間,讓居民或是遊客在四季中都能舒適的步行。

這樣的構想真的很棒!因為如果你有在雪地中拖過大型行李,應該就知道~真的是一件很崩潰的事情。

限定手作市集在?

這次的市集是在地下空間的北三条交叉廣場,離札幌車站比較近。我們因為住在北二条附近的旅館,所以找到地下空間的入口後,向札幌車站的方向走去,沒有多久就會到了。

市集的時間是上午的10點到下午的6點,週末六日都有展出,但是不是每個作家都會來展出兩天,所以也要先上網做好功課。

Photo from https://www.sapporo-chikamichi.jp/

怎麼找當天的手作家?

可以先由札幌地下步行空間チ・カ・ホ的官網上查詢可能有的活動跟主辦方的網站。我是在官網上找到後活動資訊後,再去找會參加的當地手作家,有時候運氣好的時候,不同作家間還會介紹彼此作品,這樣就能很快找到會參展的作品類型。

當天的作品有?

市集中最常見的就是飾品,包括耳環、髮夾或項鍊等;或是鑰匙環、手機配件、磁鐵等;也有文具用品,像是信紙信封、紙膠帶、明信片等。

當天的地下空間市集也有這些!我最喜歡的黏土跟羊毛氈都有擺1-2攤,雖然不算是大宗,但是有看到已經很滿足了~老公也豪氣的送了我兩個甜點黏土耳環。

除了黏土做成的擬真甜點外,也有做成日式和菓子的黏土作品,或是用木頭跟陶土做成的別針。

看來看去~還是耳環的攤位最多,用不同的材料來做成的不同風格耳環,每一種都好有特色跟作家自己的巧思。

別錯過撿便宜的機會!

手作市集跟設計展覽一樣,不少作家都會有一些折扣活動,像是組合價或是 50% OFF,這個價格是不是就便宜不少?如果又是自己喜歡的飾品或是作家的作品~就實在太棒了。

逛手作市集,記得可以這樣!

可以拿作家的名片或是下次參展的傳單

許多作家都會在攤位上擺自己的名片或是下次參展的傳單,如果是喜歡的作家,可以拿一張名片~有的作家的名片很有巧思喔!

如果喜歡資訊電子化的朋友,可以直接加入作家的IG或是社群網站,因為手作家除了會分享自己的作品外,也會分享自己的行蹤~就是他們下一次的參展資訊,這樣可以即時掌握他們的展出地點。

買明信片的話

記得可以請手作家簽名,如果你是要自己留做紀念。有的作家會很隨性的畫畫,畫到賺到~也可以請作家寫你的名字或是想送的朋友的名字。

不過不是每個作家都會這樣,可以在購買時~詢問可不可以簽名呢?此外,有時候他們一人收錢、顧攤時,人太多時,就不太適合請他們幫你簽名喔!如果你不急的話,可能可以等他們忙完,再買一張~請他們簽名的明信片。

這種當地的手作展會有很多新的作家,印象中有一個作家,我請她簽名時,她有點受寵若驚,還跟我說第一次有人請她簽名,真的很謝謝支持!

延伸閱讀:

喜歡紙製品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紙博

[手作執著]喜歡紙製作品的你必須朝聖的紙博 (kamihaku)

一攤中有許多不同設計的飾品時

例如耳環是穿著不同服裝的女孩或是不同種動物在一組時,可能作家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搭配出來的作品,但是如果你自己有特別的偏好,譬如說喜歡都穿著裙子的女孩或是貓咪時,可以問看看手作家能不能做調換。

因為都是手作家自己的作品,可能也是隨興擺放,所以有的作家會願意讓你更換,不過這種交換方式不適用本來就是對稱設計的飾品唷!

喜歡的飾品如果被別人買走的話

可以問看看手作家手邊有沒有一樣的飾品,有的手作家很厲害,可以當場生出來給你;但是比較耗工的作品,他可能只有帶一件時,如果他隔天有擺攤,或許願意幫你帶來喔!

所以如果真的很喜歡某個作品,千萬不要害羞~可以問看看作家,他們都很願意讓你擁有他們的作品,嘿嘿~

想買耳夾的耳環,現場卻只有耳針設計時

這個絕對要問!多數的作家都能夠提供現場更換的服務,只是有的設計品不適合更換,可能換成耳夾看起來不這麼美,所以手作家不願意改夾。

另外,也有的耳夾因為材質比較好,需要另外加價購買,總之,千萬不要跟你心動的飾品擦身而過,真的會後悔~我當時去沒有買一個手作品,結果後來COVID-19疫情,現在連日本都不能去了。

遇到手作家時,記得~

給他們稱讚!

日本手作家如果聽說我們是從其他國家(特地)來手作展的時候,都會很開心,也很熱情用可以溝通的語言來溝通,當然包括最好用的肢體語言啦!

其實許多手作家來參展,除了希望讓不認識他的人認識自己的作品之外,也是想跟購買者有互動,所以如果你也很喜歡手作商品,記得告訴他~很喜歡他的作品,這都是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呢!

不是所有的手作品都可以直接拍照!

要拍攝前記得~輕聲問候一下!多數的作者都很歡迎參觀的人拍照,畢竟上傳到社群軟體上,也能增加他們的曝光機會。不過有的手作家不一定願意,所以記得要詢問後~再拍照。

此外,也有的手作者會希望你拍攝時把名片或是她的名牌拍進去,還有的會跟你一起看,幫忙喬來喬去,把作品拍的美美的~很有趣呢!

日本的手作家跟職人很多,相關的市集也不少,在東京有每年最令人期待的「東京蚤の市」跟「東京HMJ設計展」等;而在京都有著名的「百萬遍手作市集」跟神社中的「上賀茂手作市集」等。

日本幾乎每週末都有舉行市集,也有每個月特地日期舉辦的市集;市集中的手作品有許許多多種,除了印象中的羊毛氈或飾品等會在手作市集出現外,食物、農產品等也經常會遇到。

雖然因為COVID-19疫情,許多市集或展覽都中止,不過也還是有變通的方式,例如像是我之前去的 HandMade in Japan Fes 就將展覽改成線上的,讓人也相當期待~會怎麼樣進行呢!

延伸閱讀:

喜歡手作品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 Creema 主辦的手作展覽

[手作執著]不能錯過的日本東京大型手作市集(HMJ 2019)

喜歡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FB粉絲專頁~幫我按讚或訂閱我的部落格唷!

訂閱部落格~搶先看最新的文章!

--延伸閱讀--

也喜歡日本旅遊嗎?快看看相關文章:

旅遊經驗推薦好文章:

#相關文字是我個人經驗跟參考日本網路資料綜合完成,如果你也喜歡手作,一定要去一次看看!

2021首季日劇~這9部日劇你也追了嗎? (2021 winter JP drama)

2021 winter JP drama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1 年 6 月 15 日

因為 COVID-19 疫情關係,2020年的日劇拍攝都受到不小影響,在2021年日劇將要撥出時,我老公就不斷預告我:2021首季的日劇 (2021 winter JP drama) 超多有名的藝人都有演出喔!

有哪些藝人演出呢?

  • 國民女神綾瀨遙應該大家都不陌生!
  • 近期很紅的男星高橋一生也有演出!
  • 為《你的名字》配音超紅的上白石萌音!
  • 長腿美女菜菜緒也是我好喜歡的正妹演員!
  • 專門演讓人爆笑的角色的《池袋西口公園》長瀨智也!
  • 經常在日劇中出現的氣質系的美女演員吉瀨美智子!
  • 在《同期的櫻》中不知變通,但讓大家依賴的高畑充希!

首季真的好多好多大家喜歡的日劇演員,我還是趕緊進入主題,究竟我跟老公這季最推薦的幾部日劇跟看了一些就放棄的日劇有哪些吧!

以下按推薦順序介紹,可能會有些小雷,不喜勿滑。

2021首季的日劇 (2021 winter JP drama) 中持續在追的有?

《俺の家の話》(我家的故事)

這部算是笑中有淚、淚中有笑的日劇。不只是有好笑的橋段在其中,還描述著現在人都可能遇到或是未來遭遇的情況。

編劇是宮藤官九郎,提到他~應該許多人都認識,代表作有《池袋西口公園》、《虎與龍》、《小海女》等,其中《池袋西口公園》、《虎與龍》都是他與長瀨智也合作的日劇。(我老公超級喜歡這個編劇。)

一開始我以為就是一個粗獷男的搞笑片,但是看了後反而覺得這部日劇在歡笑間,傳遞出很多老人照護的故事。

長瀨智也飾演的是一位出身能樂世家的職業摔角選手,名為觀山壽一,因為狀況不如以往,所以只能參加小型的摔角比賽。某一天,收到國寶級能樂大師的父親壽三郎(西田敏行飾演)的命危通知,趕回老家後,展開了自己意想不到的新生活。

西田敏行飾演的壽三郎因為年紀大了,而逐漸有認知障礙症的情形,就是我們熟知的失智症,情形時好時壞。照護專員第一次來家裡做認知障礙測試,壽三郎一直講不出測驗的蔬菜名稱,第二次測試壽三郎準備了很久,卻改成測驗動物名稱。家人為了給他打氣,於是給予不同的提示,壽三郎還是想不起來,於是開始像小孩似的大發脾氣。

原本是有些沈重、讓人鼻酸的情節,但是編劇卻在最後轉折成壽三郎因為認知障礙,講完沒多久後又忘記了。下一集還在弟子面前用一種頒獎典禮的氛圍,宣告自己的病情「要介護1の認定」跟……。(大笑)

失智症對我來說是一種被親愛的家人遺忘的可怕疾病。但是這部日劇並沒有把我想的事情演的這樣的痛苦,而是用詼諧的手法跟搞笑梗點出與失智症者相處跟生活的趣味。

是本季非常推薦的一部日劇。

如果你家中也有需要照護的老人,你應該也能了解跟老人相處的辛勞,但是看著自己或另一半深愛的家人開心的笑著、吃著、唱著,這或許是小時候念的書中寫的「甜蜜的負擔」的另一種版本吧!

如果你家中沒有需要照顧的父母,透過這部日劇也能讓你認識老人照護時的一些態度跟觀念,也能從壽三郎的角度,思考父母老後的想法跟心情。

除了父親壽三郎的故事外,壽一自己與妻子離婚,兒子秀生因為有學習障礙,因此需要在費用比較高的特殊學校學習,平常坐不住的秀生竟能安靜的學習能樂。壽一自己的故事軸也引人深思,當我們面對這些所謂困難跟不順遂,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

在第4話中,壽一說了自己有逃避的才能,點出了身為人類的我們與身俱來的本能。但日劇內容並不以負面的角度來評論對錯,反而是用正面的觀點提出了「不喜歡某件事物的人,才能發現到不同於喜歡那件事物的人的地方」。

照片出處:TBS官網

《知ってるワイフ》(認識的妻子)

這部是韓劇改編的日劇版本。我們會看是因為《七人的秘書》的廣瀨愛麗絲主演這部;但是我想應該很多人是因為「關8」的大倉忠義吧!

一開始只是跟著老公一起看,但是看完第一跟第二集後,我就成了鐵粉了。

故事內容是大倉忠義飾演的劍崎元春與廣瀨愛麗絲飾演的澪,因為家務、小孩照顧、家人疾病等而在婚後進入倦怠期。主要負責家務而憔悴不堪的老婆時常飆罵老公,甚至在老公生日那一天,朝他射出螃蟹腳飛刀,讓老公破相了。

於是劍崎元春在跟朋友聊天時說出了:我要離婚,我無法再跟她相處了。也在因緣際會下,獲得了穿越時空、回到過去的兩次機會。雖然他在最後一次穿越後,感到後悔的說:澪會變成怪物是因為我,是我的態度才讓她變成這樣。但是覆水難收,他再也無法回到過去,只能接受現況。

是推薦老公跟老婆一起看的一部日劇。

人對於已經擁有的常常感到不滿足,卻不曾問問自己:做了什麼導致對方會有這樣的轉變?相愛真的是一件難得可貴的事,眼前的這個人一定是有什麼地方吸引自己才是,在忙著抱怨或是碎念前,想想自己為共同組成的家付出了些什麼?而不要只是放大自己應做的努力,因為當你忽視另一半的辛勞或關心的事物時,這個家就失衡了。

廣瀨愛麗絲在這一部日劇中把發狠罵老公的情形演的非常到位,也把老婆心中不爽的心情表達到最高點。我後來有再去看韓劇版本,我自己比較喜歡廣瀨愛麗絲的表現跟日劇的呈現方式,因為她可愛的時候真的很可愛;可怕的時候真的連我都嚇到發抖。(搭配上大倉忠義驚嚇的表情也是很逗趣。)

照片出處:富士電視官網

《天国と地獄〜サイコな2人〜》(天國與地獄~瘋狂的2人~)

這部日劇是讓人摸不著頭緒,不知道劇本要如何收尾的日劇。卡司可以說是本季最強大的日劇~~主演的有綾瀨遙跟高橋一生外,還有北村一輝跟柄本佑,應該算是大家都相當期待的冬季日劇吧!

編劇森下佳子也是來頭不小,曾執筆《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白夜行》、《仁醫》等你我都熟知的經典日劇。

從《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開始認識綾瀨遙,接著《螢之光》應該算是我最喜歡的日劇吧!因為自己就跟女主角還蠻像的,我也好喜歡在家穿著舊的短T跟運動褲,覺得很舒服自在呀!(至於房間乾不乾淨,就請大家輕輕放下,不要探究了。)

雖然她經常會出現一號表情,但是我還是蠻喜歡她的。嘿嘿!(找了《仁醫》跟《繼母與女兒的藍調》官網照片,讓大家也回味一下。)

這一部日劇中,綾瀨遙飾演的是富有正義感、努力工作卻不順遂的刑警望月彩子,卻因為一個「庵美大島」的傳說,與高橋一生飾演的變態殺人犯日高陽斗靈魂交換。

如果你想「這只是男女靈魂交換」的日劇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其實兩個人個性上反差也超大;一善一惡;工作能力其實也是大相徑庭;每看一集都會讓我好奇~編劇到底要如何收尾?是什麼原因造就了變態殺人犯日高陽斗?

是充滿懸疑的一部日劇,也很推薦!

因為綾瀨遙飾演的望月彩子有點橫衝直撞,所以有些劇情也還蠻爆笑的;但是當切換成高橋一生飾演的變態殺人犯日高陽斗時,又會讓我捏了一把冷汗。

兩位演員在這一部日劇中表現的都很出色,因為是靈魂互換,所以演出的表情跟搭配的聲音是兩位演員都要參與。在第二集中就有綾瀨遙壁咚高橋一生的橋段綾瀨遙的變態笑容搭配上高橋一生錯愕與無助的淚眼汪汪,兩位演員飆戲~讓人看來相當過癮。

劇中還結合了疫情時事,日高陽斗跟望月彩子的相識是在電車上,因為綾瀨遙飾演的望月彩子忘了戴口罩,所以日高陽斗便給了她一個口罩,殊不知接下來卻是恐怖人生體驗的開始呀!

順道一提,主題曲好好聽,是手嶌葵的「ただいま」。

照片來源:TBS官網

《オー!マイ・ボス!恋は別冊で》(Oh My Boss!戀愛放別冊)

這部日劇的故事內容跟人物設定都非常日本少女漫畫,我原本還以為是漫畫改編,但其實不是。不過後來才知道是2020年人氣也很旺的《戀愛可以持續到天長地久》同班人馬製作。

故事內容算是常見的劇情,一開始看的人應該會覺得:啊!這不是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嗎?

其實就是!生平無大志,每天只想準時下班、嫁為人婦的女主角鈴木奈未 (上白石萌音 飾演)因為意外安排進去時尚雜誌⟪MIYAVI⟫ 的編輯部,職稱雖然為專員,但就是打雜小妹,幫菜菜緒飾演如惡魔般的主管寶來麗子買咖啡、送衣服、排隊買伴手禮。

雖然惡魔主管很可怕,但是總是會講出當頭棒喝的好話。像是寶來麗子就跟奈未說過:「你根本不瞭解什麼是普通,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選擇所謂的普通。」

確實是,奈未根本連普通的程度都不到,因為從小只想當一個自己想像中的普通人,所以什麼事都不曾去努力;但是也由於進入編輯部看著其他人的努力,才漸漸的思考自己要走的方向。

是很少女漫畫的一部日劇。

如果喜歡這類日劇的人應該會喜歡,而且上白石萌音真的很漫畫系少女,看著她演的呆萌可愛模樣,讓人會會心一笑;也會讓我想起小時候很喜歡的安達祐實,因為太可愛了,所以很難跳脫既有的框架,戲路因此被侷限了。(還好!在下一個要介紹的日劇中,看到她的轉變。)

照片來源:TBS官網

《にじいろカルテ》(虹色病歷簿)

這部《虹色病歷簿》是由高畑充希主演,如果看過《同期的櫻》的朋友,應該對她也很有印象,兩部日劇中她飾演的角色都生病了。

高畑充希飾演的紅野真空,原本是城市中的大型醫院的醫生,熱愛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但卻在某天於急診室中暈倒,而突然發現自己患上了自體免疫疾病「多發性肌炎」,陷入低潮的她來到深山「彩虹村」擔任診所的內科醫生。

她原本打算繼續隱瞞自己的病情;但是卻在與大家一起協助治療村民的過程中,深深被這個村民間的無私互助而感動,也向大家坦誠自己患有難以治癒的疾病。村民聽完後,並沒有生氣或是斥責,反而也是用彩虹村的包容與關懷拯救療癒她。

是能夠溫暖人心的一部日劇。

故事的主軸雖然也有點沈重,畢竟主人公紅野真空得了一種怪病,但是跟她一起的醫生浅黄朔(井浦新 飾演)跟護理師蒼山太陽(北村匠海 飾演)卻相當的暖男,悉心的給她幫助,準備每天的早餐,講笑話緩和場面…等等,算是看了會感動的小品。

每一個都有自己的故事。這是我看這部日劇的最大感想。像是安達祐實飾演的橙田雪乃患有認知障礙症,每幾個月後就會發病,而村民是用自己的方法來說故事給她聽,用溫柔的力量帶她了解自己。

井浦新飾演的醫生浅黄朔,雖然總是嬉鬧搞笑,但對因為自己的誤判而死亡的妻子始終抱有深深的自責。雖然主人公紅野真空跟護理師蒼山太陽都看出他的異狀,但是沒有人問,只是在一旁陪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醫生浅黄朔的妻子竟然是佐佐木希飾演。我邊看邊大喊:她一點也不適合種田呀!(笑)

照片來源:朝日電視台官網

《江戸モアゼル~令和で恋、いたしんす。~ 》(江戶小姐愛在令和)

這部是有點無厘頭的穿越劇,劇中會帶到一些江戶時代的用語跟生活方式。

故事是江戶時代的花魁仙夏坐著板車突然地來到現代,巧遇葉山獎之飾演的藏地,因此住到他們家中,而開始了花魁仙夏在現代的生活。

相對於對自己沒有信心的藏地,仙夏則是一個凡事努力到底的人,不論成功與否,她總是會一股勁的想達成目標或是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我覺得,其實是有點莫名其妙的一部日劇。

因為女主角一會去參加偶像選拔,一會又去服飾店當店員或是開直播,邊看都會覺劇情不太合乎常理。男主角藏地則是很多自問自答,把內心戲都演出來的橋段,老實說有些梗我看不太懂。

但是我老公說:看這部戲完全可以不帶腦,又有會爆笑的內容,所以看起來很輕鬆。

順道一提,這部日劇的配樂隱隱約約有種《仁醫》的配樂感呀!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女主角是江戶來的花魁的關係?配樂是蠻好聽的。

照片來源:讀賣電視台官網

《ゲキカラドウ》(激辛道)

這部內容會讓人邊看邊辣,然後唾液大分泌,好想吃辣的食物呀!如果想看這一部的朋友,千萬不要挑晚上看。(出自本人的善意忠告。)

故事是飲品製造公司的業務員猿川健太(桐山照史 飾演),從大阪調到東京分公司,在推銷業務的過程中,透過跟同事吃許多辣到不行的美食時,漸漸體悟出業務推廣的方式。

是辣到不行的一部日劇。

相信我,每一集都會出現紅通通、辣翻天的美食。不過這也不意外,畢竟是曾製作《孤獨的美食家》的東京電視台推出的深夜美食劇呀!

以內容來說,我覺得其實沒有特別之處,可能主要是要推傑尼斯WEST的桐山照史吧?如果喜歡熱血青年的職場成功記事的人可能會喜歡喔!

而我單純只是覺得看他們吃「辣」很過癮。

照片來源:BSテレ東官網

モコミ~彼女ちょっとヘンだけど~》(萌子美~ 她有點奇怪~

這部不是一開始入選我們清單的日劇,是我們偶然看到的日劇,但內容相當有趣。

劇情是女主角清水萌子美(小芝風花 飾演)有讀取石頭、植物、布偶感覺的能力,但也因此被其他人認為是怪人,所以她自小學五年級就開始不再上學,也就是世人眼中的尼特族。

第二集點出了影響她最大的是她的母親,而萌子美在22歲生日時,希望自己可以不要再躲在母親的身後,於是她提出了想要去哥哥經營的花店工作的想法。

女主角的故事背景是有趣的,但是我對飾演女主角的小芝風花完全沒印象,演起來有些空靈。相比女主角,經常飾演媽媽的富田靖子反而很多橋段演的讓人想笑,真的是一位有強迫症的媽媽,最大的缺點是不聽人說話。

真要說,是引人深思的一部日劇。

父母的態度影響小孩日後的發展。萌子美因為不被母親信任而將自己封閉起來,直到22歲才終於願意從自己的小世界中走出去;雖然未來過程想必跌跌撞撞,但是至少她願意踏出那一步。

每個小孩都是不同的。姑且不論是不是真的有能與物品溝通的孩子,當子女講出自己的想法時,父母不應該用自己既定的想法去直接否定,這樣只會讓他們不想說出心裡的話。

照片來源:朝日電視台官網

《君と世界が終わる日に》(你和世界結束的那天

這部一看就知道是我老公的日劇清單,又是一部僵屍片,如果不喜僵屍片的朋友可以直接跳過。(我無法跳過…..。)

內容是由竹內涼真飾演的汽車維修技師間宮響,在準備與交往多年女友小笠原來美(中條彩未 飾演)秘密求婚的那天,卻不幸捲入隧道崩塌的意外。終於逃脫後,卻發現道外的世界已不再一樣,活著屍體在街上徘徊,而這些活屍是因為感染了某種病毒造成,這種病毒不確定是研究室流出還是自然產生。

男主角響不斷地尋找著女友來美,而來美也是四處找著她,在尋找彼此的過程中,兩人都分別遇到了不同的夥伴,這期間也不斷地考驗著人與人間的信任感。

是結合殭屍與病毒時事的一部日劇

說實在,這類殭屍或是怪物片都很常探討人性的善惡與信任感。偏偏,劇中的男主角總是願意相信人,所以經常被騙,但好在他有男主角光環,總是不會被攻擊到,所以最後都能化險為夷。

從陰屍路 (The Walking Dead)開始跟我老公一起看僵屍片,看到這部日劇時,終於比較沒有害怕感,第一個念頭竟是「日劇的殭屍跑得好快!」竟然是用衝的,比陰屍路速度快好多。但是以噁心程度來說,還是陰屍路勝出。

照片來源:日本電視台官網

延伸閱讀:

2021春季日劇,有哪些推薦:2021 春季日劇~這9部日劇你也追了嗎? (2021 spring JP drama)

2021首季的日劇 (2021 winter JP drama) 看幾話就沒有追的日劇

《ウチの娘は、彼氏が出来ない‼︎》(我家女兒交不到男朋友)

這部也是許多人說想看的日劇之一,因為是由菅野美穗主演;且飾演「二次元宅女」的女兒的濱邊美波近期也很紅。同時又是由編劇北川悅吏子執筆的劇本,讓人相當期待的一部母女相處故事。

只是我看完第二話就沒有看了,因為劇情走向好像不是我喜歡的內容,所以就沒有繼續追了。

照片來源:朝日電視台官網

書けないッ!?~脚本家 吉丸圭佑の筋書きのない生活~》(寫不了!?編劇吉丸圭佑的無情節生活)

這部也是許多人說想看的日劇之一,因為是由生田斗真跟氣質美女吉瀨美智子主演,我原本看到吉瀨美智子很開心~覺得我應該會一直追下去。

但是我看完第二話就沒有看了,因為生田斗真飾演的「編劇」也有很多內心戲,有點跳Tone的劇情,可能藏有很多笑點或是梗,但是我好像看不明瞭,於是就沒有繼續追了。

照片來源:朝日電視台官網

2021年的首季日劇真的好看的劇情蠻多的,讓我們每天都很期待看到下一集!而且配樂都很好聽,像我就好喜歡天國與地獄的手嶌葵的「ただいま」。

如果有看幕後花絮的朋友應該也有注意到~大家在對戲時都有戴上防護面罩,真的對的差不多後再進行拍攝,可以看到防疫期間,日劇的完成也是相當不簡單。

我跟老公都很喜歡看日劇,有些日劇是因為他的介紹~我才認識,如果你也喜歡看日劇,歡迎跟我們分享你喜歡的日劇或是觀賞心得喔!

延伸閱讀:

2021春季日劇,有哪些推薦:2021 春季日劇~這9部日劇你也追了嗎? (2021 spring JP drama)

喜歡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FB粉絲專頁~幫我按讚或訂閱我的部落格唷!

訂閱部落格~搶先看最新的文章!

--延伸閱讀--

也喜歡日本旅遊嗎?快看看相關文章:

旅遊經驗推薦好文章:

#相關文字是我個人觀賞心得跟參考日劇官網綜合完成,請依個人喜好、善用時間選看適合日劇:P

 

[神社著迷]疫病退散!アマビエ御神籤!青森善知鳥神社(Uto jinja)

Uto jinja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1 年 1 月 13 日

*新年前拜訪的青森善知鳥神社 (utojinja)

位於青森的善知鳥神社(Uto jinja, うとうじんじゃ)是某年我跟家人在農曆假期左右去參拜的神社,那是我們第一次到東北地區,比想像中還要寒冷。

搭新幹線到青森的時候,已經天黑了,在青森站前的大馬路上拖著行李,行人少得讓我們懷疑,這條道路到底對或是不對?原本猜想可能因為時間晚了,但是隔天早上走去神社時,還是覺得人不多。

當晚住的飯店就在神社的附近,從青森車站走過來,大概需要20分鐘的時間,邊在雪地上拉著行李邊走,真的不是很輕鬆的經驗,如果要在下雪天拜訪東北或北海道等地區,真的要三思。

隔天一早從飯店走過去,原以為一下就會找到入口,但是其實不容易。因為大雪把神社道路跟建築都覆蓋住了。

後來終於是找到了鳥居,不過不是表參道的鳥居。啊~在大雪天就別這麼執著了~雖然才出來旅店一下下,但手已經像冰塊一樣~然後走著走著,雪又飄下來了。

善知鳥神社不只是青森市的神社,也是東北地區有名的能量點,是祭祀著大海的神明-宗像三女神,包括多紀理毘売命(たぎりびめのみこと)、市寸島比売命(いつきしまひめのみこと)及多岐都比売命(たぎつひめのみこと)。

許多信眾為了祈求航海安全,每年會特別到善知鳥神社參拜。

走著走著,終於找到了善知鳥神社的表參道。正面參道有兩座鳥居,遠遠望去的拜殿相當有氣勢。大雪覆蓋著屋簷,讓我當下沒有發現原來是深色的屋頂。

拜殿右側的水池稱作「善知鳥沼(うとう沼)」,過去被稱為「安潟」,據說在古代,如果暴風雨發生時,周邊的部落只要把船駛入潟中就能平安度過風雨;但是後來因為横内城主堤氏為了抵禦外敵而將改變川流方向,使善知鳥沼逐漸乾涸,規模縮小後成現在境內的善知鳥沼。

我們到神社的時候,冷到~有一個區域的水都結成冰了,橋也封住了,雪積得跟橋一樣高了。

善知鳥沼另一處,也有一個跟小島連結的橋,這座橋是連結1641年時建立的弁財天宮,弁才天是主管音樂跟藝能的神明,也相當推薦要去祈求一下呀!

除了參拜弁財天宮,記得也要參拜境內另一處寫著「龍神之水」的地方,相傳是龍神様(海津龍神)居住的地方。

延伸閱讀:

這些神社跟寺廟也有弁財天或龍王,到訪時不要錯過:

*善知鳥神社的アマビエ (Amabie) 御神籤是?

自古以來,商人也相信水或是海會帶財,因此善知鳥神社的御守也深受大家喜歡。不過我跟家人會去,其實是因為有我喜歡的懶懶熊繪馬跟御守啦!一眼就看到我的最愛了。

因為我們等一會兒還要去趕車,所以應該是授與所的第一個客人,在煩惱要買哪一個御守時,社方還在一旁忙著準備工作。

アマビエ (Amabie) 御神籤是?

是2020年6月才開始有的御神籤,我們去的時候,其實還沒有這個御神籤喔!但在官網上查到時,好想分享一下!

樣子是不是有點可愛,又有點說不出的奇妙感呢?好想也收集一個呀!只可惜~今年應該也是沒辦法去了。

這個Amabie是陶器製的御神籤,應該拿起來會比張子做的御神籤多一些份量!?

據說Amabie是江戶時代的肥後國(現在的熊本縣)的傳說中的妖怪。在春天的夜晚,每天晚上,往海的方向看出,會有不知名的發光的物體;於是官方跟漁夫們在海邊展開了調查,發現在暗夜的海浪中產生了白色的光芒,接著一個三隻腳,身體上有鱗片,臉上帶有鳥嘴的生物出現了。

Amabie跟看到他的居民說:「接下來的六年都將豐收,但也會盛行疫病,當疾病流行之時,但只要畫下我的樣子展示的話,就可以消災解厄。」

在新冠肺炎 (COVID-19) 期間,這溫柔的妖怪 Amabie 的畫像也成為了日本民眾的寄託,網路上有非常多民眾跟插畫家都有畫出自己心目中的 Amabie。

神社方不止做成御神籤,連擺放都有社交距離的宣導,真的很用心耶!

*善知鳥是鳥?還是青森?還是??

善知鳥是鳥,沒錯!

按照社方的網站資料,「善」是德的究極,也就是說實現神的意志;「知」是通過祭祀神明,得到神明給予的東西;「鳥」則是擁有預知能力,是天神與地上世界的連結。善知鳥就是將神意傳達給地上的人的神使。

善知鳥也是青森,這也對!

現在的青森市,在第十九代允恭天皇(いんぎょうてんのう)的時代,是稱作善知鳥村。據說當時為了平定北國,由天照大大御神(あまてらすおおみかみ)的孩子三女神在此處顯靈,將惡鬼趕走,為了感念神蹟,當地居民在此供奉著三女神。

而後,大同二年(西元807年)時,由坂上田村麻呂遠征東北時,在此處再建善知鳥神社。

善知鳥神社還是青森總鎮守

有一說,青森是自善知鳥神社發祥,所以善知鳥神社也是青森的總鎮守,是青森的土地守護神,被當地人所深深的信仰著。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女神為主祭神外,境內也有合祀著天照大御神和魂、稲荷様跟龍神様。龍神様前面有提到過,主管著航海安全跟財富。

而稲荷様是境內的稻荷神社的祭神,《古事記》稱作宇迦之御魂神(ウカノミタマノカミ);在《日本書紀》則稱呼為倉稻魂命(ウカノミタマノミコト),主管五穀豐產。

這次冬天來參拜善知鳥神社的一大感想就是,下雪天來參拜什麼都看不到,雪實在是下得好快,境內的推雪車雖然很認真推,但是雪堆的還是很高。

所以雖然境內還有許多著名的石碑,像是尾芭蕉的句碑或是菅江真澄的歌碑,但好像都沒有被我注意到…..哎!天太凍可能也有影響,沒辦法在戶外待太久。

看到善知鳥沼上的水禽,還在上面悠哉的划來划去,如此自在,還真是有點佩服他們。

延伸閱讀:

這些神社的境內也有很多值得參觀的石碑,到訪時不要錯過:

*善知鳥神社 (Uto jinja) -小知識

  • 開創年不詳,大同二年(西元807年)時,由坂上田村麻呂遠征東北時,在此處再建善知鳥神社。
  • 主祭神是宗像三女神,包括多紀理毘売命(たぎりびめのみこと)、市寸島比売命(いつきしまひめのみこと)及多岐都比売命(たぎつひめのみこと)。合祀天照大御神和魂、稲荷様跟龍神様。

*善知鳥神社-開放時間及交通方式

  • 官網:http://utojinja.sakura.ne.jp/index.html

  • 授與所開放時間:9:00-17:00 

  • 地址:青森県青森市安方2-7-18

  • 交通:JR青森站,徒步約10分鐘

看著電視上播報著台灣下雪的新聞,追雪的人都開始的說著:哇!是雪耶!

印象中,我第一次看到雪也很開心,那是我去日光玩得時候;後來第二次是在東京度假打工時,看到雪也是很興奮,跟著朋友去附近的公園拍照。

但是,慘案發生在隔天。因為雪下得太大,所以隔天電車就停駛了,於是一早趕緊出門,走路去工作的地方;後來因為雪大到不能營業,於是當天便縮短開放時間,好不容易去了,卻收入減少了;之後,同事邀約去附近的餐廳吃東西,原本很開心的,但是我在一路上被融化又結成冰的雪搞得一直要跌倒,後來是靠日本人的攙扶,才終於抵達餐廳。

經過這個事件後,我對下雪~~的熱情~~降低不少。雖然看到山頭白白的雪,像是富士山之類的,還是很開心,但是不想要再在雪地上滑來滑去~失去平衡的那種感覺了,哈哈!

延伸閱讀:

[山梨]一定要去大石公園(Oishi Park)看最壯觀的富士山湖景

喜歡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FB粉絲專頁~幫我按讚或訂閱我的部落格唷!

訂閱部落格~搶先看最新的文章!

--延伸閱讀--

東京都及周邊神社

宮城縣神社

福岡縣神社

北海道神社

#相關文字都是我的經驗跟參考中日文網路資料,也喜歡到日本旅遊的同好們~歡迎交流喔!

[神社著迷]天狗傳說!高尾山藥王院(Takaosan Yakuoin)

Takaosan Yakuoin

*坡度高高低低的高尾山藥王院 (Takaosan Yakuoin) 參道

高尾山藥王院 (Takaosan Yakuoin) 是高尾山登山健行路徑中的一個知名景點。許多日本人或觀光客安排到高尾山旅遊,除了賞楓跟欣賞自然景觀外,參拜藥王院也是行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當時在日本度假打工時,也與 Share House 認識的朋友們,相邀去米其林三星的高尾山賞楓參拜高尾山藥王院

藥王院的參道是從山腳下,「高尾山登山纜車、吊椅乘車站」旁的石碑的右側開始。(這一條步道也是1號登山路徑。)

順著1號登山路徑前往高尾山藥王院 (Takaosan Yakuoin)囉!

1號登山路徑的地面上事鋪著好走的石磚,所以走起來還算是輕鬆,但是後來有一段是坡度比較陡的路段,而且繞來繞去,周遭都是高大樹木,當下真的會走到有點懷疑人生。

還好,過了「金比羅台」後,再走一段路就到「高尾山登山纜車、吊椅乘車站」,附近有賣著人氣很旺的「高尾山天狗燒」。

跟朋友一人點一個,吃點不膩口的黑豆餡滿滿的天狗燒,補充點體力後,就繼續出發前往「藥王院」。

走過高尾山猴園後,沒多久就會看到有名的章魚衫。這顆杉樹之所以被稱作「章魚杉」,據說是因為當初道路建造時,這棵杉樹的樹根影響開路工程,在決定要將樹木砍伐下來後,竟然一夜之間,樹根便向後方捲曲,樹根的樣子像是章魚腳。

當你看到淨心門,就表示你要進入高尾山藥王院的境內囉!

爬了這樣高高低低的長長的參道,讓我不禁想起擁有「全日本最長參道」的武藏一宮冰川神社,當時從第二鳥居開始走就覺得有距離了,加上高尾山的坡度後,怎麼覺得高尾山藥王院的參道也挺遠的?

一條苦行僧的修驗道?

據說,永和年間(西元1375年),俊源大德自真言密教聖地之一的京都醍醐山來到高尾山。在高尾山裡,俊源大德一邊向不動明王祈禱,一邊進行嚴苛的苦修。

於是,俊源大德重新修建了高尾山藥王院,並供奉飯繩大權現為主神,也將真言密教傳入高尾山藥王院。

高尾山同時也成為修行者的修驗道山,修驗道活動中的「醍醐至高尾的徒歩練行500km」,跟「東海自然歩道」的路線有點相像,有登山經驗的人應該可以挑戰看看唷!

「醍醐至高尾的徒歩練行500km」

Photo from https://www.takaosan.or.jp/about/syugen.html

「東海自然歩道」

東海道自然步道
Photo from https://www.takaosan.or.jp/tozan/

延伸閱讀:

[神社著迷]冰川神社本社!武藏一宮 Musashiichinomiya

*如何縮短時間,快一點到達高尾山藥王院呢?

如果不想從山腳下開始走,也能夠從山下搭乘纜車或是吊椅,到高尾山的半山腰,再沿著1號登山路徑前往高尾山的山頂。

高尾山登山電鐵
Photo from 高尾山登山電鐵 https://www.takaotozan.co.jp/timeprice/#h3_04

從哪裡抄捷徑呢?

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高尾山藥王院石碑左邊的「高尾山登山纜車、吊椅乘車站」入口喔!

如果是帶著小孩或年紀較長的人一起出遊的話,超級建議搭纜車上山,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另外,若決定要搭纜車上山的話,建議可以先購買「京王電鐵的套票」,能夠節省一些費用喔!

詳細的高尾山登山交通及登山路徑請參考[東京]早秋去米其林三星的高尾山賞楓(Takao San Momijigari)一日行程一文。

*高尾山藥王院境內~好大呀!也很考驗腳力呀!

神變堂

走過淨心門後,就進入了藥王院的境內了。

首先會遇到的是「神變堂」,供奉著的是「神變大菩薩」,在這可以祈求腰痛平息、健步如飛。

神變大菩薩」是平安時代的山岳信仰的役行者,有稱作「役小角」(えんのおづぬ);或稱作役優婆塞(えんのうばそく)。

相傳,小角從幼年時就相當博學,也會書寫梵字;不太與周遭同齡的小孩一起遊玩,而是以泥或土做佛像,用草莖來搭建堂或塔,拿花或水來禮拜。

17歲時在元興寺(現在的飛鳥寺)學習,沒多久就在葛城山入山修行,也去熊野或大峰的山中不斷地修行。在箕面山的大滝瀑布,從龍樹菩薩修習秘法而開悟,接著也修得孔雀明王的咒語跟法術,可以將蛇毒、病氣、災厄或痛苦去除。

對於小角是否真實存在是有不同的見解,不過高尾山作為山岳宗教是重要的修道靈山,所以肯定有「役行者」這樣的先祖存在,也因此供奉著「神變大菩薩」。

備註:優婆塞是對於未入寺入,但做佛道修行的男子的稱呼。

在神變堂旁的「殺生禁斷之碑」,是為了嚴守戒慎殺生之事的宗教教義而立。這樣的石碑也警惕著當代人要愛惜自然生態,所以從戰國時代到明治時代的政府,都盡心盡力地維護高尾山這片豐富的自然生態。

高尾山境內及略記

再往前走一些,就能看到藥王院的境內示意圖跟高尾山略記。

高尾山藥王院有喜寺是天平16年 (西元744年)時,由聖武天皇下令建立的東國鎮守的祈願寺,由高僧行基菩薩開山創寺。

藥王院的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祀奉的本尊是藥師如來。現在真言宗智山派的「成田山新勝寺」、「川崎大師平間寺」及「高尾山藥王院」合稱為「關東三大本山」。

看板上寫著:從這邊到藥王院還有8分鐘的路程喔!其實通往藥王院的路有兩條,我猜他的8分鐘路程指得應該是藥王院官網圖片中看到的男坂(百八段階梯)。

藥王院
Photo from 薬王院 https://www.takaosan.or.jp/sanpai/

男坂要爬108個石頭階梯,據說口中念著佛號,爬著階梯,就可以消除人在世上的108種煩惱。

「南無飯繩大權現」石碑的右側是女坂,坡度比較緩,算是一種繞遠路的方式,但是如果有時間,慢慢走,順邊欣賞境內的植株,也是不錯的選擇唷!

朋友們都很能走,所以大家選擇了108個階梯走,從下往上看時,感覺還好;但是當我從上往下拍朋友時,真的覺得階梯好陡呀!

權現茶屋

爬上階梯後,如果有些累,可以在「權現茶屋」休息一下喔!門口賣著芝麻糰子,這家茶屋內也賣著許多不同的芝麻周邊產品,如果喜歡吃芝麻的朋友,不妨在此停留一會兒。

店外也放著熱的飲品,還寫著嵐的櫻井翔有加入七味粉來吃呢!

不免俗的!又有賣冰淇淋了!日本的這種類似休息茶屋或地點,都超級喜歡賣冰淇淋,不論你走去北海道還是東京。

然後,會看到這個紀念碑,當時是為了紀念高尾山在2007年被認定為米其林三星景點及2009年所創的高尾山環境保全基金而設立。

天狗的腰掛杉

是境內非常有名的一棵杉樹,據傳是天狗會棲居的一株靈木,天狗會在杉樹上遠遠地保護著信仰者。

為什麼天狗會在境內杉樹上呢?

是因為天狗是「飯縄大権現様」的眷屬(隨身)。自古以來,天狗就有除厄開運、招福、救濟眾生的能力,因此許多天狗傳說或信仰也在日本流傳,並被神格化。

高尾山因為「飯縄信仰」跟「天狗信仰」的靈山而被廣為人知。同時,高尾山作為知名的修驗場,其中的「山伏修行」,就是指行者在深山幽谷中,不斷地重複苦修,最終與高尾山的靈氣融合,得出體驗大自然中的力量,因此,許多人也將山中修行的修驗道行者視為與天狗一樣的對象。

轉頭又看到這個「六根清淨」的石碑,這次荷花上的圓球寫得是身,下方的滾輪寫的是舌。

六根清淨的石碑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呢?

其實在高尾山參道一路上會一直看到這種石碑。簡單說,是有祈求能淨化身心靈的目的,稍後在境內的六根清淨的石車再詳細說明囉!

山門

接著要走一段路,才會到達高尾山藥王院的「山門」。

高尾山藥王院的「山門」比起神田神社「隨神門」採用檜木,朱紅色的上色,相對地素雅,都是木頭的原色。

藥王院的山門是四天王門,門前(進去的地方)右邊是持國天;左邊是增長天。持國天是「阿」;增長天則是「吽」,左右合稱「阿吽(あうん)」。門後(出來的地方)那一面則是多聞天跟廣目天。

隨身門跟山門差在哪裡呢?

原則上是一樣目的的建築,都是一種結界的概念。只是因為神佛分離後,名稱變得不同,在有鳥居的寺廟中稱作山門或仁王門;神社則稱作隨神門或隨身門;另有別稱為舞台門或單門。

穿過山門,會發現境內滿滿都是人。

六根清浄石車(六根清浄石くるま)

入山門後,右手邊第一個會看到的便是「六根清浄石車」。

六根是指目、鼻、耳、舌、心、体,在石車前邊念著「懺悔懺悔六根清浄」,邊轉著石車的六根石。每轉6次就能讓108個煩惱消除,是可以讓身心重新洗滌的祈禱方式。

在高尾山有18個地方有六根清浄石,其實很難不注意,邊爬著高尾山,邊會看到喔!(在天狗的腰掛杉旁就有喔!)

為什麼是18個地方呢?

我猜想是因為跟「十八界」有關。先回到「六根」,「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個識根。「六根」所接觸的事物,稱爲「六塵」,從「六根」接觸「六塵」而產生的判別力與記憶力,稱爲「六識」。心理層面的「六識」,生理層面的「六根」,物理層面的「六塵」的形成,構成所謂「十八界」。

人之所以沉淪在生死輪迴的苦海之中,就是因為六根不清淨;而要排除「貪、瞋、癡」的三毒交加,就是要從修身、修心及持戒開始做起。

願叶輪潜(ねがいかなうわくぐり)

位於穿過山門左側走到的願望達成石環,也是許多觀光客會排隊的祈願點。

穿過願望達成石環,請心中念著自己想要達成的願望;然後用敲響著大錫杖的同時,再祈求自己的願望達成,並要記得要講自己的名字跟住所喔!

錫杖(しゃくじょう)是遊行僧會携帯的道具之一,據說有去除煩惱、得到智慧的效果。 

力量強大的天狗樣

境內的小天狗及大天狗像,也是許多人會拍照的地方。

天狗是「飯縄大権現様」的眷屬(隨身),被相信有除厄開運、招福、救濟眾生的能力。高尾山因為是「飯縄信仰」跟「天狗信仰」的靈山,所以有許多與天狗相關的故事,像是章魚杉,傳說就是因為天狗聽到工人們想把杉樹移除,而施法讓樹根一夜間彎向另一個方向。

此外,高尾山由於是修驗道的道場,在山中追求內心力量提升的修行者(山伏)的樣子,也可能會被認為跟天狗一樣。

大天狗
Photo from https://www.takaotozan.co.jp/yakuoin/

大天狗

紅色的臉、高高的鼻子,身穿山伏的服裝,拿著團扇的是大天狗。

擁有強大的靈力,也具有開運的神力。

大天狗跟酒吞童子及九尾狐玉藻前名列為「日本三大妖怪」。

小天狗
Photo from https://www.takaotozan.co.jp/yakuoin/

小天狗

綠色的樣貌,像烏鴉一樣的嘴,手持劍的是小天狗。

別名烏天狗,手持的那把劍有斬斷妖魔的能力。

八大龍王堂(はちだいりゅうおうどう)

平成五年(西元1993年)建立的八大龍王堂,供奉的龍王是雨跟水的守護神。

在高尾山,龍王作為福壽、圓滿的神明,可以向龍王祈求洗淨自己的罪惡跟增進福德。

此外,龍王也與弁財天有很深的關係,所以如果拿錢在龍王腳邊的水流中流洗後,就能作為錢母,增加自身的金錢運或是讓事業蒸蒸日上,賺大錢。

倶梨伽羅龍王(くりからりゅう)

在八大龍王堂旁的是倶梨伽羅龍王,由金光閃閃的兩條龍環繞著不動明王的寶劍。

因為雙龍纏繞的樣子,除了帶有去災招福以外,也被認為有增進戀人、朋友、同事間的「緣結」的力量。

這邊有賣戀愛御守跟御神籤,所以也是不少戀人會來排隊的地方。

授與所跟修行大師

修行大師即為弘法大師,也是真言宗的開祖。祈求的有身體健全、學業成就及合格成就等。

這一區相當熱鬧,不只是授與所排的人很多外,附近也很多高尾山特有的伴手禮。

例如,高尾山藥王院限定的天狗花林糖(高尾山かりんとう),說是像天狗鼻子的零食,吃起來有點像台式麻花捲,甜甜、脆脆的,不是很難咬的那種硬麻花。

大家覺得有像是天狗的鼻子嗎?呵呵。

也有天狗的一些周邊商品,如果想留作紀念的話,或許可以仔細挑看看喔!

這一區也有藥王院境內才有賣「天狗力糰子」。

跟前面的芝麻糰子不同,這邊的糰子是塗上味噌醬汁,而且糰子中放入大麥、紫米、栗、黑豆等10種穀物。用10種原料的原因是,10種材料的日語「十具 (TENGU)」跟日文中「天狗」的日文發音一樣,所以是特別設計的雙關語產品喔!

仁王門

過了授與所之後,就會看到仁王門。

前面有提到過寺廟的仁王門,藥王院的仁王門是三間一戸、八脚門、單層、柿葺型銅版葺屋頂。面向仁王門時,左側是密迹金剛力士像(吽);右側是那羅廷金剛力士像(阿)。

建造年代不詳,但由金剛力士像上的線索,推測約莫在17世紀後半至18世紀前半左右建造的。

御本堂

穿越仁王門後,就會看到御本堂。

本堂的祭神是開山本尊「薬師如来」及中興本尊「飯縄権現」,利益是諸願成就。如果你也有去高尾山登頂,不妨在藥王院的本堂,祈求心中的願望能夠達成。

外觀質樸的本堂是明治34年(西元1901年)建立的「入母屋造」式建築,位置就在高尾山的中心。本堂外的柱連繩相當有氣勢,寺廟本堂中帶有神社的特色,這也是一種神佛習合的獨特樣貌。

在藥王院本堂的中心有「護摩壇」,一天舉行五次的「護摩供」,如果有需要可以向寺方登記,能夠入內參加儀式、在讀經中唱到名字,在儀式結束後,能夠「拝観」護摩壇裡面的「飯縄大権現像」。

本社

沿著石階梯走上去,遠遠地就能看到紅色的鳥居。

覺得奇怪嗎?寺廟中怎麼會有鳥居?

原因是因為後來的神佛分離政策。

本社-高尾山薬王院有喜寺,確實是奉祀「飯縄権現」的神社。本尊的飯縄大権現除了在神社中供奉,同時也是佛教中的祭神,也是神佛分離的關係。

飯繩大權現是不動明王為解救蒼生,而於凡間所顯現的模樣。

原本平安時代(西元794~1185年)裡,僅於長野縣飯繩山一處有此信仰,但是後來日本其他地區的神社也開始供奉飯繩大權現。

高尾山藥王院被俊源大德供奉為主神的飯繩大權現不像不動明王那樣擁有著猙獰盛怒的表情,而是以不動明王、迦樓羅天、荼吉尼天、歡喜天,以及弁財天等五名神祇合而為一的模樣。

相傳,誠心地向高尾山藥王院飯繩大權現祈求,就能保佑生活平安順利。

藥王院
Photo from https://www.takaosan.or.jp/sp/about/

現在看到的社殿是享保14年(西元1729年)時建立的入母屋造本殿;而後,宝暦3年(西元1753年)建造了権現造的幣殿及入母屋造的拝殿。算是江戶時代後期,極具代表性的神社建築。昭和27年(西元1952年)列為東京都指定有形文化財。

鮮豔色彩的社殿中,本殿跟拝殿是以「石の間」連接著,所以也稱作「石間造」。有一說為本殿是神的世界,而拜殿則是人間的世界,所有的祭典是在「石の間」這樣的房間中舉行。

飯縄権現堂的正面兩邊有大天狗、子天狗,在前方的山側上有36童子像,作成「飯繩大權現」的鎮座聖域。

境內的「奧之院」跟「淺間社」就在高尾山最後登頂的地方。「奧之院」是高尾山修道的根源道場,一般人不能進入。而「淺間社」則是與富士山信仰有關,是位於藥王院境內最高位置的建築。

富士山信仰是?

富士山信仰是源自於日本人對於富士山,認為是有神明居住的場所,讓人尊敬的「神山」。

古代時,人們對於富士山是遠遠的仰望著、崇敬著,也為了避免富士山的噴火,所以產生了遙拜的神社或場所,例如富士山腳的淺間神社或是淺草七福神之一的石浜神社中就有富士遙拜所。

平安時代後期,富士山的噴火活動暫停後,不少有山岳信仰跟密教等,便開始把富士山當作修驗道的到場。也從遙拜的對象開始,轉變成登拜的山;到了室町時代後半,也變成一般民眾的登山活動;直到明治時代,才允許女性的登山活動。

雖然去富士山周邊旅遊幾次,像是大石公園、天上山、音樂盒之森美術館等,不過一直還沒有機會登頂,以後如果天時、地利、人和的話,也想從富士山頂看看遠方升起的太陽跟廣闊無際的雲海呀!

*高尾山藥王院 (Takaosan Yakuoin)-小知識

  • 高尾山藥王院有喜寺是天平16年 (西元744年)時,由聖武天皇下令建立的東國鎮守的祈願寺,由高僧行基菩薩開山創寺。
  • 永和年間(西元1375年),俊源大德自真言密教聖地之一的京都醍醐山來到高尾山。在高尾山裡,俊源大德一邊向不動明王祈禱,一邊進行嚴苛的苦修。於是,俊源大德重新修建了高尾山藥王院,並供奉飯繩大權現為主神,也將真言密教傳入高尾山藥王院。
  • 藥王院本堂是明治34年(西元1901年)建立的「入母屋造」式建築,位置就在高尾山的中心。
  • 藥王院社殿是享保14年(西元1729年)時建立的入母屋造本殿;而後,宝暦3年(西元1753年)建造了権現造的幣殿及入母屋造的拝殿。昭和27年(西元1952年)列為東京都指定有形文化財。
  • 本堂御本尊為開山本尊「薬師如来」及中興本尊「飯縄権現」;社殿則是「飯縄権現」。

*高尾山藥王院-開放時間及交通方式

  • 官網:https://www.takaosan.or.jp/

  • 授與所開放時間:9:00-16:00 

  • 地址:東京都八王子市高尾町2177

  • 交通:「京王電鐵」高尾山口,徒步約75分鐘;搭纜車或吊椅至高尾站或山上站的話,徒步約30分鐘。

(至高尾山口方式,請參考[東京]早秋去米其林三星的高尾山賞楓(Takao San Momijigari)一日行程一文;搭乘纜車及吊椅方式請見文首。)

寫這篇文章時,讓我想起在東京也能參拜寺廟或是神社,又能賞楓的地方,是哪呢?

答案是,日光。(大家也是這個答案嗎?)

我第一次去日光,是在日本打工度假的時候,當時朋友從台灣來東京玩的時候,都會來找我四處走走。其中兩位好友跟我約了一起去櫪木縣日光玩,要去日光走走跟去看看世界文化遺產的「兩社一寺」(日光東照宮、二荒山神社及日光山輪王寺)。

那一次去日光,山景、森林、湖泊跟瀑布都很美,因為去得有些晚,只看到楓紅的尾巴;不過也在去湯元溫泉的晚上,幸運地遇到山上下的第一場雪,也是我人生的第一場雪呀!

喜歡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FB粉絲專頁~幫我按讚或訂閱我的部落格唷!

訂閱部落格~搶先看最新的文章!

--延伸閱讀--

東京都及周邊神社

宮城縣神社

福岡縣神社

北海道神社

#相關文字都是我的經驗跟參考中日文網路資料,也喜歡到日本旅遊的同好們~歡迎交流喔!

[東京]早秋去米其林三星的高尾山賞楓(Takao San Momijigari)一日行程

Takao San Momijigari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0 年 10 月 26 日

高尾山 (Takao San) 是東京近郊知名的賞楓 (Momijigari) 景點跟登山健行步道,從新宿搭京王線到高尾山口站,大概才1小時左右車程,也使高尾山成為許多日本人或觀光客會安排的旅遊景點,去高尾山走走步道、搭纜車、賞楓,或是碰碰運氣看富士山能否賞臉出現?

2020年的秋天在不知不覺中又要到了,秋天是我到美國居住的第一個季節,自然景色又將被暖暖的橘紅色漸漸染成橘紅色了。這樣的時候,也總會讓我想到當時跑去日本度假打工,當初也是選在晚夏早秋之際,在 Share House 遇到的可愛朋友們,也曾經相邀一起去高尾山賞楓。

住在 Share House 的我們都是打工族,所以要安排出遊或聚餐並不是太困難的事,只要填下一個月班表時,記得把那一天空下來,並且祈禱那一天是好天氣就可以了。

當天我們是一早出發,在約定好的時間在客廳集合後,就去搭車。因為是平日的上午,往高尾山的電車上並沒有太多遊客,我們很幸運的有座位坐下,因為在日本搭電車不太適合大聲聊天,所以馬上有人就開始補眠了。

前往高尾山 (Takao San) 登山纜車/吊椅乘車站

從京王線的高尾山口站 (たかおさんぐちえき) 出站,會先走一小段路,就可以到達「高尾山登山纜車、上山吊椅乘車站」,這個纜車站就在高尾山的山腳下,比較輕鬆的登山方式是可以從這搭乘登山纜車到半山腰去,再繼續往上走。

我們幾個女生在一開始,就卡在伴手禮店中,同行的日本女生已經在考慮~要替朋友帶什麼禮物回去了。(是否太貼心了呀?)

伴手禮店旁的烤糰子店,賣著醬油烤糰子,看起來很可口。印象中,這家也是許多人到高尾山爬山時,會買來吃的點心之一。

如果吃完後將竹籤歸還,會給客人日圓10元,感謝顧客一起為大自然維護的心意。所以,如果到高尾山旅行時,請記得響應環保,不止在當地店家買的食物,自己攜帶的點心包裝或垃圾等,要記得攜帶下山喔!

往上走的斜坡,兩側都是樹木植株,有的是綠葉、有的是微微泛黃的葉子,也有的已經轉紅,自然繪製出來的美景讓人看了心情大好。

為了能打平在東京生活的開銷,那個月幾乎每天得去打工,日子其實過得一點也不輕鬆,能跟朋友一起來近郊走走,放空一下,感覺很好~

在路旁還有高尾山紀念的扭蛋機。在日本旅遊時,其實很常看到這類的扭蛋機,像是景點紀念、車站紀念、博物館紀念或是電車紀念等等。

高尾山登山選擇

「雙腳」外的選擇是「高尾山登山纜車、吊椅乘車站」,分做纜車跟吊椅兩種。兩個上山方式的價格是一樣,也都是搭到高尾山的半山腰,再沿著一號登山路徑前往高尾山的山頂。

高尾山登山電鐵
Photo from 高尾山登山電鐵 https://www.takaotozan.co.jp/timeprice/#h3_04

高尾山的登山纜車是日本斜度最大的纜車,從清瀧站到高尾山站約6分鐘左右時間,最大傾斜角度為31度18分。

吊椅是雙人座的,下方設有保護網,不過兩腳懸空,從高處往下看,還是會讓人頭皮發麻,請小心選用。

前面提到過「1號登山路徑」,在此簡單說明一下~高尾山的登山路徑有分成幾種:

コース名トイレ全長
1号路( 表参道コース )5ヶ所3.8Km
2号路( 霞台ループコース )なし900m
3号路( かつら林コース )なし2.4km
4号路( 吊り橋コース )なし1.5km
5号路( 山頂ループコース )なし900m
6号路( びわ滝コース )2ヶ所(清滝駅、山頂)3.3km
稲荷山コース( 見晴らし尾根コース )なし3.1km
高尾山・陣馬山コース 15.3km
高尾山登山電鐵
Photo from 高尾山登山電鐵 https://www.takaotozan.co.jp/course/

1號登山路徑:這段是最有人氣的路徑,也是主要登頂的步道,在這條路徑上會接著「高尾山藥王院」表參道,同時也能遇到「章魚衫」。這條路徑大多已鋪上好走的水泥地,所以不太需要擔心會用髒鞋子。

2號登山路徑:基本上就是不走拉直的1號登山路徑的繞路選擇,2號登山路徑分成南側跟北側路段,南側最後會接上3號登山路徑;北側則會接上4號登山路徑。兩側都有機會反悔回到1號登山路徑,只要在交接位置往淨心門走,就能回到1號登山路徑。這段路徑多是泥土地,但因為被群樹迴繞著,所以如果想感受更多芬多精,可以選擇走看看2號登山路徑。

3號登山路徑:相對於1號登山路徑,因為觀光客較少,是安靜許多的一條步道,在這種植了許多常綠樹木,即使是冬天也不會落葉。這條路徑約需走1小時左右,中途沒有廁所,如果有需求,請在其他處先行解決呀!

4號登山路徑:這是唯一有吊橋的一段路徑,所以也是許多觀光客走的路段之一。這一區溫帶的樹木比較多,地面是一般的泥土地,所以行走時要多注意。

5號登山路徑:是山頂周圍走一圈的路徑,走起來算是相當輕鬆。這段路徑會與1、3、4、6號登山路徑及稻荷山登山路徑、高尾山、群馬山登山路徑相連接。這段登山路徑在12-1月的冬天時,可以觀察到シモバシラ的植物,包裹著薄冰的樣子,相當可愛。

6號登山路徑:這個路徑中有琵琶瀑布、小河等,走起來相當的涼爽,但也比較溼滑,所以行走時要特別小心;此外,這條道路也比較推薦有些登山經驗的人來訪。

稻荷山登山路徑:號稱是從山下到山頂最困難的路徑,這條道路本來是用作林業開發,一路上有許多杉樹跟檜樹。路徑中段有供山客休息的小木屋。從這段路徑到5號路徑交接處,要爬約200階的石梯,走起來雖然久且有點辛苦,但能夠看到很美的高尾山。

高尾山至群馬山登山路徑:從高尾山頂出發到群馬山的登山路徑,可以分成高尾山頂至小仏城山,小仏城山至景信山跟景信山至陣馬山的三個路段,前兩個路段所花費時間較短,所以有一些人會走這兩段路;但是景信山至陣馬山這個路段,如果含到陣馬高原的公車亭的時間的話,需要約3個半小時的時間,走的人相對地少很多,請斟酌選擇適合自己的登山路徑。

這次攻頂~我們走最有人氣的1號登山路徑!

去高尾山那天的遊客量不像我在其他人的部落格看得那樣多,所以走起來算是相當輕鬆。

講的~好像我已經爬到山頂,但其實我只還在「高尾山登山纜車、吊椅乘車站」旁,拍著車站跟綠綠、黃黃、紅紅顏色渲染的樹林跟山野。

因為是早秋,所以不是整片的紅葉樹林,但到訪的遊客都相當的興奮,大家看到已經轉橘紅的樹木都忍不住停下腳步來拍幾張照片。

如同我在標題寫著,沒錯!今天我們走「最有人氣的1號登山路徑」,而且是從山下出發!因為跟我們同行的日本友人是很會爬山的登山者,所以她建議我們可以走1號登山路徑,不會是很累的路程。(她說的!)

看到「高尾山藥王院」的石碑,右側就是1號登山路徑的登山口啦!同時這裡也是「東海自然歩道」的東邊的起點,在昭和25年(西元1950年)時,稱作「都立高尾陣場自然公園」。

東海道自然步道
Photo from https://www.takaosan.or.jp/tozan/

昭和42年(西元1967年)時,被指定為「明治の森高尾国定公園」,因為是國定公園,所以在爬高尾山的沿途上,會出現不少的說明立牌喔!

地面上鋪著好走的磚塊,剛開始走起來還算是輕鬆。兩側不乏高聳的大樹,跟讓人看了目不轉睛的樹根。

路上有許多長相神奇的樹木,這棵樹木的中心都已經空了!

介紹昆蟲跟蝴蝶路徑的看板。如果是春天時節到高尾山,感覺應該是另一種氣象吧!

這邊的後段路程會變得有些陡,如果是帶小孩來的爸媽,可能會有些辛苦!建議坐纜車或吊椅會輕鬆許多~

但我在高尾山的登山路程,真的再次見識的日本女生愛美的無敵之處~有兩個女生竟然穿高跟鞋來爬高尾山!!邊爬邊說著:好累呀!

當然!連我穿運動鞋的人都覺得這段有點累人,更何況你們穿著高跟鞋!

望著遠方高聳筆直的樹木,心想著:到底還有多遠?

看到木頭製的階梯~是不是意味著目的地快要到了呢?

金比羅台

結果是~才到「金比羅台」呀!

從「金比羅台」可以看到東京都心,從埼玉到筑波山及横浜等~整片的關東平原。如果天氣夠好,還有機會看到東京晴空塔跟東京鐵塔。

而此處之所以稱作「金比羅台」,正是因為供奉著金比羅神的神社在此。如果在此停留休息,不如也留些時間前去參拜唷!

在「金比羅台」稍作休息,欣賞完遠方的美景後,記得要折回1號登山路徑繼續往高尾山頂爬上去唷!千萬不要走成下山的步道了。

路上還是有許多看板,介紹著森林中綠葉的變化跟飛鳥的小故事。

再繼續往上走,沒多久就到了「高尾山登山纜車、吊椅乘車站」的「高尾山站」跟「山上站」。

在乘車站附近,又能從不同的高度俯覽整個東京都。

這邊有高尾山的名物「天狗燒」,許多觀光客到此一遊時,都一定會吃一個「天狗燒」。

有別於常見的鯛魚燒,高尾山的「天狗燒」裡面是包著黑豆內餡。

外型是天狗中的烏天狗 (からすてんぐ),因為有著與烏鴉一樣的尖嘴和漆黑的羽翼而得名。

身為觀光客的我們,當然不免俗地也要買一個來吃看看!「天狗燒」外皮有些酥脆,一口咬下像是柔軟的雞蛋糕,裡面的黑豆餡不會太甜。

在有些微涼的早秋,爬了一小段的高尾山後,「天狗燒」是個不錯的精神糧食。這也難怪許多人都推薦到這邊要吃看看「天狗燒」。

天狗燒的背面還特別寫上「天狗燒」,是怕大家不知道嗎?呵呵。

這一區的紅葉跟轉黃枝葉的樹木又更多了一些。吃完天狗燒,欣賞完這一個高度遠眺的景色後,我們又繼續「攻頂」啦!

章魚杉(蛸杉)

走過高尾山猴園後,沒多久就會看到有名的章魚衫。

這顆杉樹高37公尺,樹齡超過450年的歷史,僅次於高尾山上,東京都指定的飯盛杉。

據說,當初道路建造時,由於這棵杉樹的樹根影響開路工程,因此決定要將樹木砍伐下來。但是竟然在一夜之間,樹根向後方捲曲,由於有點像是章魚腳,所以被稱作「章魚杉」。

這棵杉樹的外圍有告示,請大家不要觸摸!避免讓杉樹生病了~

聽說摸了章魚杉會帶來好運,所以訪客來此都會想要摸這棵杉樹,那該怎麼辦呢?

聰明的管理方設置了一個章魚杉的石碑,讓大家摸個夠!

從章魚杉往藥王院方向走去,會先經過一片櫸樹林。這邊也是有說明看板,不然我哪知道這邊是櫸樹林呀!

可能我們去高尾山的那一年,溫度還不是降得很低,所以還看不到太多轉黃跟轉薄茶色的紅葉呢!

1號登山路徑上最多人聚集的地方!藥王院

淨心門

走過淨心門,有沒有覺得心境上比較沉靜了呢?

淨心門上懸掛的匾額寫著:靈氣滿山。左右兩側寫著「被災地復興」及「国土安穏」。

走過淨心門後,就進入了藥王院的境內,會先遇到「神變堂」。「神變堂」供奉著的是「神變大菩薩」,在這可以祈求腰痛平息、健步如飛。

再往前走一些,就能看到藥王院的境內示意圖跟高尾山略記。從這邊到藥王院還有8分鐘的路程喔!

不過,其實有兩條路可以到藥王院,就是藥王院官網圖片中看到的男坂跟女坂。

藥王院
Photo from 薬王院 https://www.takaosan.or.jp/sanpai/

「南無飯繩大權現」石碑的右側是女坂,另一側則是男坂。男坂比較陡峭,要爬108個石頭階梯;而女坂則比較緩,算是繞遠路的方式到達藥王院。

朋友們都很能走,所以大家選擇了108個階梯走,從下往上看時,感覺還好;但是當我從上往下拍朋友時,真的覺得階梯好陡呀!

這108個階梯其實是有意義的,據說當口中念著佛號,爬著階梯,就可以化去人在世上的108種煩惱。

沿著境內的小徑行走,會先遇到權現茶屋,門口賣著芝麻糰子。這家茶屋也賣著許多不同的芝麻產品,如果喜歡吃芝麻的朋友,不妨在此停留休息一下。

然後,接著會看到這個紀念碑,是為了紀念高尾山被認定為米其林三星景點及2009年所創的高尾山環境保全基金。

境內的這一棵杉樹也非常的有名。據傳「天狗的腰掛杉」是天狗會棲居的一株靈木,天狗會在杉樹上保護著信仰者。

終於到達藥王院的山門了!穿過山門,會發現境內是滿滿的人。

每一個祈願的地方都排著長長的人龍,特別是祈求願望達成的地點~排得更是長。看來大家有很多不同的願望呢!

在藥王院境內也有賣「天狗力糰子」,跟前面的芝麻糰子不同,這邊的糰子是塗上味噌醬汁,而且糰子中放入大麥、紫米、栗、黑豆等10種穀物。

用10種原料的原因是,10種材料的日語「十具 (TENGU)」跟日文中「天狗」的日文發音一樣,所以是特別設計的雙關語產品喔!

要去高尾山攻頂的話,請往仁王門方向移動。

穿越仁王門後,就會看到御本堂。

在御本堂旁的石階梯,就是通往高尾山山頂的路徑。

關於藥王院境內跟天狗的小故事,請見[神社著迷]天狗傳說!高尾山藥王院(Takaosan Yakuoin)一文。

賞楓 (Momijigari) 去!高尾山山頂~我來啦!

沿著石階梯走上去,穿過鳥居後,會先遇到御本社。

再順著「奧之院」跟「淺間社」方向步道走去,之後會經過一個豪華的廁所,是真的很豪華唷!(我還拍了謎樣的木門。)

看到「高尾山國有林」,再轉個彎,就到達高尾山的山頂啦!

這邊也稱作「十三州見晴台」,因為從高尾山的山頂能夠看到十三州。

如果天氣好的話,從這邊也能看到富士山,所以又是「關東的富士見100景」之一。

山上的溫度比較低,所以不少樹木都已經是紅葉跟轉黃的樹葉了。

原本很期待能夠看到富士山的,但是當天雲有點厚,所以很可惜的沒有看到呀!據說,好天氣、夕陽的時間,還有機會看到鑽石富士呢!

在山頂上有賣店,也有自動販賣機。許多人會坐在石頭椅上休息,吃點東西,並欣賞一下山頂風景。

因為山頂上有寬廣的平台,也有人會在這邊鋪上地墊,跟朋友坐下吃吃東西。如果紅葉更美時,我猜應該會有更多人來山頂野餐。

來到山頂,除了拍照,還能做什麼呢?

就是吃一碗山藥蕎麥麵再下山吧!

因為認真爬完山後,大家都有些飢腸轆轆,所以就在山頂的「やまびこ茶屋」用餐。

點餐完後,店家會給你一個貼有餐點名稱的塑膠片。(這張照片的重點其實是我家懶懶熊,嘿嘿~)

我選得是沾的冷蕎麥麵,朋友點的是湯的溫蕎麥麵。據說高尾山附近有非常多家賣山藥蕎麥麵的店家,大家也可以選擇自己方便的店家去喔!

吃完山藥蕎麥麵後,聽說能幫助消化,也有滋補身體的效果。

從高尾山下山時,我們走的是4號登山路徑,因為大家都想去看最有名的吊橋。

吊橋真的很壯觀。這一區全是綠油油的樹木,但是比較多泥巴地,走路時要小心一些。

從4號登山路徑會接上2號登山路徑,再走一陣子~就會到達「高尾山登山纜車、吊椅乘車站」。

下山我們選擇搭雙人吊椅回去,因為實在有點可怕,風又一直吹吹吹的,所以我根本不想拿出相機來拍照呀!

平安到達山下後,我們一行人又開心的搭電車回住處囉!

這次跟日本友人的登山行算是相當順利,天氣好,有看到一些紅葉,遊客人數又不會太多。比起我們一起去淺草寺參加初詣,為了怕被人潮沖散,還得手牽著手相比,高尾山的登山跟藥王院的參拜真是親切太多了!

高尾山的高度約599公尺,不是很難攻頂的一座山!山中約1600種的植物跟4000多種的昆蟲在這片自然環境中棲息著。

因為每年來高尾山的遊客數非常多,所以高尾山也被稱作「世界第一的山」呢!如果有機會,一定要來高尾山玩喔!

如何前往「高尾山」呢?

可以選擇搭乘從新宿或是澀谷搭乘「京王電鐵」;或是「JR」到高尾站後,換乘「京王電鐵」至高尾山口。

京王電鐵有推出「高尾山折扣乘車券」,從京王線、井之頭線各站到高尾山口站的來回乘車券和高尾山纜車或吊椅乘車券(來回或單程)組成套餐的8折超值票券。

從新宿搭乘京王線/涉谷搭乘井之頭線到高尾山的來回車票及纜車或吊椅往返票券,折扣後價格是1390日圓。

如果不買折扣票券,新宿到高尾山口單程票價是390日圓,來回780日圓;纜車或吊車券來回950日圓,合計1730日圓。買折扣票券可省340日圓。

高尾山口站→新宿站時刻表

新宿站→高尾山口站時刻表

(皆以成人票價做說明比較。)

如果從新宿搭乘JR搭到高尾站,單程票價是370日圓,來回740日圓。換乘「京王電鐵」,從高尾站至高尾山口,單程票價是130日圓,來回260日圓,合計1000日圓。

(皆以成人票價做說明比較。)

高尾山登山電鐵
Photo from 高尾山登山電鐵 https://www.takaotozan.co.jp/trafic/

從東京都心到八王子市的高尾山的交通方式並不複雜,如果有預計要搭乘纜車或者是吊椅的朋友或家庭,最推薦的是使用「京王電鐵的套票」去高尾山,因為價格便宜一些,且不用換車。

當然,交通的選擇其實還是要看個人的位置跟安排,手上如果有JR周遊券的人,搭乘JR到高尾站,也可以省下來回的費用;或是如果想去八王子城跡的朋友,買折扣票券反而行程安排會受限。

特別提醒:年底跟年初的12月31日至1月3日期間是不販售折扣票券,如果要在這段時間前往的朋友,就得花原價旅行囉!

「高尾山 (Takao San)」相關登山跟賞楓 (Momijigari) 資訊

高尾山除了賞楓,登山也是許多愛爬山的人的選項之一,因為距離都心近,可以一日來回的路程,除了有許多自然景觀外,也能吸收清新的芬多精;是有別於東京血拼跟美食行程的另一項選擇。

關於高尾山的登山資訊及活動,可參考以下幾個日本網站:

網站裡也有建議登山穿著跟裝備,如果有興趣去爬山健走的朋友們,請務必先瀏覽網站資訊,安全至上。

「高尾山」周邊還有什麼其他景點選項呢?

如果你是想要去高尾山賞楓的人,但對健走行程不太有興趣的話,其實「高尾山」周邊也有許多景點可以安排到行程中喔!

高尾山下

高尾山口車站

高尾山口車站是京王電鐵高尾線的終點站,於2015年4月修建完成,是請日本知名的建築大師隈研吾來設計。隈研吾大師的建築作品散發日式和風與東方禪意,東京車站的KITTE、南青山的根津美術館或是台北內湖區的白石畫廊等,都是隈研吾大師的作品。

高尾山口車站使用了高尾山產的杉木,在站內跟站外都可以看到藉由杉木為素材,所設計出的獨特車站風格。白天的車站散發出簡約的現代感;而夜晚,透過燈光打亮的車站在黑暗中,又有另一種神秘感。

高尾599博物館(TAKAO 599 MUSEUM)

距離高尾山口站約5分鐘距離的博物館,是一個免費開放的景點,
裡面有許多昆蟲標本,如果是喜歡昆蟲的小朋友應該可以玩很久~也有許多聲光或投影,展示高尾山的生態系的美。

博物館的名稱599,指得就是高尾山山頂的海拔高度599公尺,相當容易記得。博物館的另一側還有咖啡廳599 CAFE,採用多摩產木材製成的桌椅,草坪景色從偌大的落地窗一覽無餘。[官網請點這]

京王高尾山溫泉極樂湯

位於高尾山口車站旁的高尾山極樂湯,是使用高尾山麓天然湧出的溫泉,就位於高尾山口站附近,有三溫暖房、檜湯(氣泡式按摩池)、交替湯、露天溫泉及露天鑿岩湯。

除了溫泉外,還有付費的按摩服務,分成身體療程跟足部療程,感覺很適合爬完山、健行後,泡個湯、按個摩後~再開心回家。[官網請點這]

高尾山上

高尾山猴園・野草園

位於登山1號路徑上的高尾山猴園・野草園,裡面飼養著約70頭的猴子,可以近距離地觀察大小猴子的生活作息;買飼料餵猴子;或是聽飼育員的生動解說;有時候「日光さる軍団」也會到園內作表演。

併同設置的野草園中,生長300多種山上特有的植物,在不同季節中可以看到不同茂盛的植株或盛開的花朵。

入園門票成人是430日圓,小孩則是210日圓。如果喜歡看猴子活蹦亂跳的樣子或是對植物有研究的朋友,也可以安排到行程之中喔![官網請點這]

高尾遊客中心 (高尾ビジターセンター)

位於山頂的高尾遊客中心,裡面有介紹高尾山的歷史、自然跟登山資訊跟影片;也有關於高尾山生態的書籍跟原創產品。

每天的特定時段有付費導覽,導覽員會帶大家親自在山頂的樹林中行走,了解當季會出現的動植物跟現象;特定時間還有手作活動,帶大家一起動手編織或做出可以留作紀念的小物。[官網請點這]

離高尾山有點距離

八王子城跡

八王子城於平成18年(西元2006年)2月時被日本城郭協会選為「日本100名城」之一。雖然不像仙台城跡是這麼多人會去拜訪的城跡,不過對於日本的歷史建築有興趣的話,也可以排入行程。

只是!要去八王子城跡,我覺得要有點勇氣,因為當時豐城秀吉攻下小田原城後,八王子城中抵抗到最後的武將或是婦女,是到御主殿旁的瀑布切腹或是跳瀑布尋死,據說當時瀑布中的水,三天三夜間都染著血色。

去八王子城跡的方式其實不是從高尾山口站出發,而是從JR的高尾站搭公車前往。所以如果要安排八王子城跡的朋友,就不建議買京王電鐵推出的「高尾山折扣乘車券」,因為反而會有點不方便。[官網請點這]

關於坐吊椅上下山這件事,真的要有點心理準備。

寫這篇文章時,讓我不禁想起我跟朋友去靜岡大室山搭登山吊椅的事,可能因為這次去高尾山坐吊椅時,有點害怕的回憶,所以後來再去靜岡大室山的時候,就有點不敢坐,後來是朋友說她陪我坐,她老公自己坐,我才終於順利到達山頂。

在山上往遠處看去的感覺真的很好!大室山的山頂可遠眺富士山全貌,如果你也喜歡看富士山,真的要找機會去大室山。山下還有很受小孩歡迎的伊豆仙人掌動物公園(伊豆シャボテン動物公園),可以看水豚君的露天溫泉。(羞)

喜歡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FB粉絲專頁~幫我按讚或訂閱我的部落格唷!

訂閱部落格~搶先看最新的文章!

--延伸閱讀--

也喜歡日本旅遊嗎?快看看相關文章:

東京都及周邊神社

宮城縣神社

福岡縣神社

北海道神社

#相關文字都是我的經驗跟參考中日文網路資料,也喜歡到日本旅遊的同好們~歡迎交流喔!

[神社著迷]限定的狛犬御朱印!菊田神社(Kikuta Jinja)

Kikuta Jinja

*習志野的守護神,菊田神社你聽過嗎?

到菊田神社 (Kikuta Jinja) 參拜是因為我有的一個神社參拜習慣是,除了本來要去的神社或地點之外,會再從地圖上找1-2間從車站步行可以前往的神社參拜;像是之前的北海道江別神社,就是朋友要去江別蔦屋書店時,被我特別安排進行程的當地神社。

本篇的菊田神社也是我為了參拜「二宮神社」,出發前先在地圖找看看津田沼站附近的神社,一眼就能看到「菊田神社」出現在地圖上,而且當時還只有在星期六、日才有寫御朱印,不去參拜是否太說不過去了?

菊田神社是位於習志野市津田沼的一間規模不大的神社,從JR津田沼站走過去,大概約15分鐘。

當次拜訪時,正逢颱風來日本東京報到,所以天色非常的昏暗,原本在二宮神社時,很幸運的沒有飄雨;不過搭公車回津田沼站後,又開始飄起不小的陣雨。

原本有點猶豫要不要走過神社的,但是跟朋友討論後,覺得平常很不容易會到這一站,當天都已經提早出門了,還是走去菊田神社吧!

颱風天,參拜菊田神社!

路上幾乎沒有什麼行人,可以說真的非常的冷清。走了一會兒後,才終於看到菊田神社的石碑。

鳥居就在不遠處,從入口一眼就能看到拜殿。據說原本的鳥居在東日本大震災後,有倒塌毀損情形,所以現在看到的應該是平成23年(西元2011年)12月後重建的鳥居。

舊的鳥居就在穿過鳥居的右手邊,留下供參拜者參觀,是安政五年(西元1858年)建造的鳥居。

境內社

走進參道後,右側可以看到琴平神社的鳥居。

在菊田神社中有許多境內社,是區內各町原本鎮座的神社,除了琴平神社外,還包括子安神社及大杉神社等。

社殿

拜殿是康元元年(西元1256年)建造成木造,在不同年代都有做修整,並在昭和48年(西元1973年)更換屋頂成銅板屋頂。

拜殿的破風上有很多好看的雕刻。拜殿前有一台御神籤的機器,如果社務所關門時,也還是能夠抽一張籤!

社務所及授與品

社務所有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感覺。

社務所旁邊的建築物,好像是神職人員的住家,感覺很方便,像是這樣的颱風天也不用擔心,能直接來上班。

社務所外面掛有各式御守的金額及開運熊手、土鈴等特別的授與品。

菊田神社的繪馬是黃色的圓形繪馬,掛成一片繪馬牆,好像一個個月亮般。

*菊田神社的狛犬跟原創狛犬御朱印及朱印帳

菊田神社有一點很特別,那就是從鳥居走到社殿的參道上總共有3對狛犬唷!

第一對狛犬

是天保9年(西元1838年)建立的,其中左邊的吽形因為表情的緣故,被稱作「アイーン狛犬」,設計上相當簡單的狛犬。

「アイーン狛犬」因為受到當地人喜愛,所以還成為菊田神社原創的狛犬御朱印。

是兩面的大張的御朱印,當時價格是300日圓。據說因為菊田神社上了電視,所以有時候慕名而來寫御朱印的人非常多,所以可能要等上一陣子。

我跟朋友因為颱風天來,拿了11號的號碼牌。(原本還以為是1號呢!)

沒有多久就拿到御朱印囉!(當時好像其實也只有1個伯伯跟我們~嘿嘿~該說颱風天來神社是對的嗎?)

菊田神社的御朱印實際上近看,非常的美!

有別於一般神社朱印上常用的黑色墨水,菊田神社是採用帶有亮粉的銀色顏料,看起來真的相當與眾不同。

只是…..那個粉真的很容易掉,將朱印合起來時,銀色顏料也很容易沾到對面,所以有寫朱印的朋友,請把社方給的間隔白紙放在朱印帳中吧!不然沾到另一面會有點心疼。

菊田神社的原創朱印帳也有用第一對的狛犬做概念,封面顏色用得相當活潑,參拜當時只有綠色跟粉色,現在則增加了深藍色款朱印帳,及比較大一點的2款御朱印帳(大判)。

目前由於COVID-19關係,御朱印跟御朱印帳都能夠採用郵寄的方式,詳細說明請看神社網站資訊

另外,如果有在收集神社的特殊御朱印的話,菊田神社在不同日子裡也有期間限定的御朱印,都很有特色,頗美的。(朱印收集也是一個坑,請三思呀!)

第二對狛犬

是「岡崎型狛犬」設計,這對狛犬是昭和59年(西元1984年)時建立的,看起來是不是很有氣勢?

據說這類的狛犬在設計上,有融合入中國的唐獅子的概念;先前參拜過的石濱神社中的狛犬也是「岡崎型狛犬」。

第三對狛犬

位於拜殿前方的第三對狛犬,與印象中的狛犬端坐的姿態不太一樣,感覺比較生動些,像是在山上伺機而動的狛犬。

這種狛犬稱作「獅子山型狛犬」,多出現在關東區域,約莫在江戸時代中期以後常出現的類型,先前參拜過的牛嶋神社中也有這類狛犬。

*翻開朱印帳,菊田神社原本被稱作?

如果你也有買一本御朱印帳,那麼你翻開時會發現~金光閃閃的~

久久田大明神

菊田神社是在弘仁年間(西元810年)創建的神社,自古被當地居民稱作「久久田大明神」,當地人將神社當作產土神祭祀,將舊曆的9月19日定為例祭的日子。

在神社守護之下的居民與鄰近地區的居民結緣,也人丁興旺起來,健康、長壽的人也變多,因此,當地人相信久久田大明神是結緣的神明、除去厄難的神明、安産的神明等。

治承4年(西元1180年),由於平清盛政變,藤原氏因反平氏親貴被流放,從相模国(現在神奈川縣)乘船,最後在菊田神社的這處上陸。

藤原師經、藤原師長卿等人認為能平安到達此地,是因為神社祭神的庇護,所以非常感念神社的主祭神,所以將其祖先人皇六十代醍醐天皇的御宇延喜左大臣藤原時平命在神社中合祀;後來藤原師經一族又移居至三山地區(現在的二宮神社)。

菊田神社與二宮神社間,除了都祭祀著藤原時平公外,還有另一個相關聯,就是菊田神社境內的水池的源頭是二宮神社境內的小川「サムカハ」。

喔!差點忘了!菊田神社也是二宮神社「下總三山的七年祭典」參與神社之一,是擔任「伯父」身份的神社,參與安産御礼大祭。

為何改名成菊田大明神呢?

到了寶曆年間(西元1741-1762年),桃園天皇時才將社名改為「菊田大明神」。

原因是當時認為菊花是日本的國花,帶有皇室的象徵,所以比起「久久」的文字,命名為「菊」,更具意義。

如果你仔細看社徽,會不會覺得有點像菊花瓣?

但卻又不完全像是在北海道神宮看到的「十六花瓣八重表菊紋」。

其實菊田神社的社徽是菊花紋跟田字的結合;也有說法是菊花瓣跟四分割的菱形的組合,在神社期間限定的御朱印上可以看到。

或是在御守或是御神籤上,也都能看到菊田神社特有的社徽。

*菊田神社 (Kikuta Jinja)-小知識

  • 菊田神社是弘仁年間(西元810年)創建的神社。拜殿是康元元年(西元1256年)建造成木造,在不同年代都有做修整,並在昭和48年(西元1973年)更換屋頂成銅板屋頂。
  • 菊田神社御祭神共2柱,包括大己貴大神(大国主命)及藤原時平命。
  • 境内社包括琴平神社、大杉神社及子安神社等。

*菊田神社-開放時間及交通方式

  • 官網:http://www.kikuta-jinja.jp/

  • 授與所開放時間:9:00-17:00 

  • 地址:千葉県習志野市津田沼3-2-5

  • 交通:JR津田沼站,徒歩15分鐘;京成電鉄京成線京成津田沼站,徒歩3分鐘。

聽說如果從上空往菊田神社看下去,會是一個船的形狀,是因為藤原師經的家臣為了紀念能在此平安上陸,而在取土填補淺灘時,特意將神社周邊地勢做成船的樣子。

不過,我從 Google 地圖上看是看不太出來,也不曉得是否只是當地的一個傳說,哈哈~

當天參拜完菊田神社跟二宮神社後,跟朋友就搭JR回新宿,再從新宿前往川越住一晚,隔天預計去川越冰川神社川越熊野神社。感受著颱風對東京的影響愈來愈大,有點擔心神社隔天社務所可能不開門,但當下能做的也只有祈禱了~好想拿到緣結石!

  • 如果你有機會去東京或千葉玩,想體驗日本人的神社文化,請記得抽空去參拜!
  • 如果你也正好要參拜二宮神社或是跟我一樣有收集懶懶熊(拉拉熊)的御守的話,請一定要排進行程去~
  • 如果你也在神社坑,無論深淺,請繼續讀下去!

喜歡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FB粉絲專頁~幫我按讚或訂閱我的部落格唷!

訂閱部落格~搶先看最新的文章!

--延伸閱讀--

關於御神籤的故事

祭典活動

東京都及周邊神社

宮城縣神社

福岡縣神社

北海道神社

#相關文字都是我的經驗跟參考中日文網路資料,對於神社文化的同好們~歡迎交流喔!

[北海道]關於湯咖哩的5大問(5 Question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Soup Curry)

5 Question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Soup Curry

最近洛杉磯溫度降低了,讓我不禁又想到北海道暖呼呼的湯咖哩了!之前在寫奧芝商店時就想整理關於湯咖哩的小常識,於是這篇就整理了5個關於湯咖哩的常見問題 (5 Question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Soup Curry),一起看看你會幾個吧!

話說~我第一次吃到湯咖哩,是北海道大學唸書的學姊帶我去吃的,就是在北海道大學附近的「カレー食堂 心」,當時在札幌相當的有名的人氣排隊湯咖哩店家。

湯咖哩跟一般熟知的日式咖哩很不一樣,質地偏向液體狀,香辛料的風味適中,不會過於濃厚或重鹹,而且湯咖哩中有滿滿的蔬菜,可以算是日本北海道的一種特色的料理。

有人說,湯咖哩是從日式及歐式咖哩之間融合、轉變而來;也有一說是,北海道大學的首任校長克拉克博士,為了鼓勵學生食用米飯,同時考量均衡飲食而在湯咖哩當中加入了許多種不同的北海道當地出產的蔬菜!還有一種說法是,湯咖哩元祖店 – アジャンタ総本家在1971年時,提供的是用雞肉跟蔬菜熬煮的咖哩湯搭配飯的料理,結果經常來光顧的顧客說:「捨てるくらいなら食べさせて」,於是1975年時湯咖哩就變身成有滿滿食材的湯咖哩了!

不知道實情為何?但,如果你想吃到傳說中好吃的北海道產蔬菜,那麼吃「湯咖哩」絕對可以滿足你唷!

到底該吃哪種湯咖哩?怎麼選?

札幌湯咖哩店家很多,據說有100多家以上的湯咖哩餐廳,所以怎麼選擇?真的有困難。

除了朋友說的餐廳、網路部落格客推薦的店家及美食平台的評分高低等等外,我建議在看完大家分享後,問問自己喜歡的是什麼?著重主餐嗎?還是偏好香辛料風味重的?還是只是想吃看看,並不想排隊排太久?

進入5大問題前,先說一下~湯咖哩基本小常識。

定番款是帶骨雞腿!

如果你去到湯咖哩的店家,基本上都一定會有帶骨雞腿出現在菜單上,如果你想吃的是帶骨雞腿當主餐!那麼很容易找到喔!

變化款是雞腿變成?或是搭配?

除了一般帶骨雞腿外,許多店家還會提供其他的特色主餐,像是奧芝商店的宗谷黑牛漢堡排,或是Vajraroad的烤厚培根都非常的好吃!

針對雞腿肉,也有的店家提供不帶骨的,或是像Suage+跟Vajraroad特別選用「知床雞肉」,口感上較一般雞肉來說更紮實,肉香十足。

湯咖哩除了搭配白飯外,還有……

許多店家除了白飯之外,像是奧芝商店可以選擇玄米或是Suage+可以選擇混入紅米的飯。

也有少許店家會加入些許薑黃,讓飯的顏色呈現淡淡的黃色。我每次都是毫不猶豫的選擇白飯!實在是因為日本的白飯太好吃了!健康、減肥什麼~先放一邊吧!

5個關於湯咖哩最多人會問的問題! 5 Question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Soup Curry!

Q1 湯咖哩是發源自札幌嗎?

A1

許多人都說湯咖哩是從札幌開始,不過這類型偏湯為基礎的咖哩,其實在印度、印尼、泰國或是斯里蘭卡等地區也都有。

據「にっぽんの郷土料理観光事典」文章指出最1970年左右,第一家湯咖哩店家是由富山縣出身的漢方藥膳房的老闆所創的「アジャンタ」,當時開發出「藥膳咖哩 (薬膳カリィ)」的料理,不過也不是大家現在看到的湯咖哩,而是在老顧客要求下,才加入雞肉跟蔬菜。

而「湯咖哩」這個名稱,則是「マジックスパイス (Magic Spice)」這家店,最早在菜單中將藥膳咖哩雞肉的料理稱作「ープカレー (湯咖哩)」,於是在1980年代起便被廣泛使用。

無論發源店家在哪?名字從誰開始?有一點可以很確定的是:北海道產的蔬菜鮮甜跟湯咖哩的巧妙結合之下,讓每個去北海道玩的人都要找一家「湯咖哩」名店好好品嚐一下!

Q2 湯咖哩是把常見的濃濃的日式咖哩稀釋後,再做出來的嗎?

A2

不是喔!如果你有自己稀釋過就知道…….不一樣啦!湯咖哩做法是以店家獨門「咖哩粉」跟「高湯」烹調出來。也因此每一家的呈味方向也不太一樣,有以湯底為基礎,做出不同湯底與咖哩香辛料協調風味的湯咖哩;也有以咖哩香辛料為主,以單一湯底搭配不同咖哩香辛料創造出的特色風味的湯咖哩。

在札幌的湯咖哩店家據說有100家以上,所以如果你個人有比較偏好哪一種類型的湯咖哩,可以事先在網路上做好功課~了解每一家的特色,再去吃看看囉!像是奧芝商店的砂糖、小麥粉、味噌跟醬油也都很有故事呢!

Q3 湯咖哩有幾種香辛料?裡面到底有幾種蔬菜?

A3

大家熟知的應該包括薑黃(ターメリック)、芫荽子(コリアンダー)、孜然(クミン)、辣椒粉(チリパウダー)、小豆蔻(カルダモン)等等,但是據說常用來調製咖哩粉的香辛料,林林總總加起來有30種類以上,將這些香辛料混合後,調配出不同的咖哩風味。以前我的工作也有過要開發咖哩調味品的案子,但是因為香辛料實在太多種,且要考慮各個香辛料比例跟焙炒條件,所以要做出跟別家配方一模一樣的口味,真的很不容易。

湯咖哩中的蔬菜也有好幾種,包括馬鈴薯、紅蘿蔔、南瓜、綠花菜、蘆筍、茄子、秋葵、青蔥、牛蒡、蓮藕、大頭菜、甜椒、青椒、水菜、番茄及高麗菜等,都是常見湯咖哩的蔬菜,不過還是要看店家覺得怎麼樣的蔬菜是適合他們家的湯咖哩。

我自己覺得~咖哩的定番蔬菜肯定有的就是(我最愛的)馬鈴薯,北海道產的馬鈴薯真的很香且綿密好吃!推薦去北海道的朋友,一定要吃看看北海道的馬鈴薯~

Q4 湯咖哩有什麼特別或固定吃法嗎?

A4

沒有唷!你想要先喝湯、先吃飯、先吃蔬菜、先吃肉,或是搭配著吃、一起混合吃,都沒有限制唷!

其實我覺得這就是食物最棒的地方,沒有非得要怎麼吃~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或是創意~吃出自己喜歡的方式!不過,有些店家還是會分享~如何吃好吃的湯咖哩的方法,可以參考[心 湯咖哩的建議方法]看看唷!

Q5 能夠自己在家做湯咖哩嗎?

A5 

當然可以!我邊寫這邊文章,也邊想吃湯咖哩了~於是上網搜尋了一些食譜,其實作法不是很難,以雞腿湯咖哩來說,基本材料就是雞腿、咖哩粉、高湯跟蔬菜。有的蔬菜需要用來煮成高湯,有的蔬菜則是先煎成一定熟度後,再最後加入湯咖哩中一起煮一會兒入味。

其中,最不容易的應該就是自己調配咖哩粉的比例,如果是跟我一樣對香辛料不熟悉的朋友,直接購買市售調整好的咖哩粉就可以了;但當然如果你對香辛料很了解,或想好好學習,這是一本學問,可以研究後調配出自家獨門的咖哩粉唷~

不知道上面的5個關於湯咖哩的常見問題 (5 Question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Soup Curry) 你知道幾個呢?還是你看完後,跟我一樣也想來一碗湯咖哩呢?

如果要去札幌吃湯咖哩,還有個小建議是,最好挑選下午時段去,避開用餐時間。然後千萬不要選晚上的閉店前的時段,因為許多店家會是賣光光,提早結束營業,我之前就遇到過這樣慘痛的經驗。

啊~寫完這篇文章,突然發現了「我為什麼又想起湯咖哩」了!除了因為天冷了,還由於我前幾天才寫了台北的日式咖哩排隊店家-佐藤咖哩~讓我又想起那股誘人的咖哩香,看來之後該找個時間來做湯咖哩吃看看啦!在這種不能去日本的時間裡,只能靠日式美食來安撫自己想旅行的心了!

喜歡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FB粉絲專頁~幫我按讚或訂閱我的部落格唷!

訂閱部落格~搶先看最新的文章!

#相關文字是我個人經驗跟參考中日文網路資料綜合完成,如有想分享的建議,歡迎留言給我!

[神社著迷]如山谷般的參道!千葉二宮神社(ninomiya jinja)

二宮神社 ninomiya jinja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0 年 10 月 6 日

*二宮神社 (ninomiya jinja) 不只是嵐神社!

如果你是嵐的粉絲,對「二宮神社 (ninomiya jinja) 」應該不陌生,不過多數嵐的鐵粉應該是會去關西地區的「二宮神社」,因為在關西地區,除了「二宮神社」外,還可以同時參拜「大野神社」、「櫻井神社」跟「松本神社」,一次收集4個嵐神社。

但如果你喜歡的是相葉雅紀,可能就得特地去福井縣一趟囉!「相葉神社」是在福井縣御前神社的境內社,據說交通上不是很方便,從車站走過去大概要20分鐘左右。

那「二宮神社」還是?

是「ふなっしー神社」!ふなっしー (Funasshii, 船梨精) 是誰呢?

他是日本千葉縣船橋市的「非官方」吉祥物,是一個源自地名「船橋」(Funabashi)與水果「梨」(Nashi)的新創組合字。

船梨精與一般日本的在地吉祥物不同,非常的過動,有驚人彈跳力與多嘴吵鬧角色。如果你也看過他上節目,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的吵鬧!每次我看到他出現,都會把影片的播放音量調小聲。(笑)

在「二宮神社」有販賣社方原創的船梨精御守,每人限定購買一個,用的就是船梨精的黃色跟藍色,看起來很可愛。

此外,每年還有不同的船梨精生肖御守,船梨精會穿上當年度的生肖服裝,是那一年的限定御守;在社務所的玻璃上還貼著船梨精海報呢!看來船梨精真的深受當地居民跟參拜者的喜愛呢!

「二宮神社」原本並不叫做「二宮神社」!

其實二宮神社最初的名稱是「寒川神社」,從延長五年(西元927年)編纂的『延喜式神名帳』中,便已記載著「下総国千葉郡 寒川神社」。

那為什麼當時稱為「寒川神社」呢?

據說是與二宮神社境內參道上的小橋下流動的小川「サムカハ」有關,而這條川流也與同在津田沼的菊田神社境內的水池相連著。

聰明的你可能也聯想到二宮神社稱為「寒川」神社的理由是源於日本自然信仰 (アニミズム);就跟金蛇水神社武藏一宮冰川神社一樣,都是以泉水跟川流作為最初的祭祀對象。(日本神社有哪幾種分類請看[神社著迷]夏季限定風鈴回廊!乃木神社(Nogi Jinja)一文。)

可能是後來才將祭神由「自然的水神」改成了「出雲的神明」,但是實際原因並不是很清楚。

此外,「二宮神社」也因為當地地名「三山」的關係,所以也被稱為「三山明神社」。

那麼!何時才改成「二宮神社」呢?

「二宮神社」自古以來就是下總國的二之宮,相傳在乾元二年(西元1303年),梵鐘上就刻有「総州二宮社壇」;在鎌倉時代時也有稱神社為「二宮」的流傳故事。

天正十八年 (西元1590年) 時,德川家康遷都至關東,隔年天正十九年 (西元1591年) 德川將軍賜予神社10石的朱印地,在那之後,德川將軍家持續地捐獻給神社;因此,二宮神社不止深受德川家信仰,作為近鄉23村的總鎮守,也一直被當地居民崇敬著。

神社門口的道路上,立著安政六年 (西元1859年)的歌碑,上頭也刻有「二宮大明神」。

後來,因為神佛分離,明治七年(西元1874年),被指定為郷社,同時從「二宮明神社」、「三山明神社」等稱呼正式改名為「二宮神社」。

也因為「二宮神社」的關係,明治二十二年 (西元1889年),市制町村制下,成立「二宮村」。到了昭和三年 (西元1928年),實施町制之時,從「二宮村」變成「二宮町」,戰後編入船橋市後,就一直延續至今。

備註1:下總國一之宮是「香取神宮」,而下總國二之宮則眾說紛紜,有一說是「玉崎神社」;也有說是本文的「二宮神社」;此外也有說有比一之宮力量更強的二之宮,總之,有許多不同看法跟說法。
備註2:朱印地 (しゅいんち),指得是幕府時代寺廟、神社領地的所有權,會用紅色的章印壓在文件上,因此稱作朱印狀。

*不畏風雨!搭公車出發前往參拜二宮神社吧!

我跟朋友要去「二宮神社」那天,正好遇到有颱風來拜訪東京,雖然下著雨,但因為想去「二宮神社」,所以還是冒著不小的風雨出發。

搭著JR去的神社路上,其實有些擔心神社會因為颱風天沒有開社務所,但也祈禱著風雨可以變小,這樣如果有開門,也不會讓自己走起來太過狼狽。

還好~在JR總武線津田沼站出站時,雨就沒有下了,從北口搭乘京成バス公車前往神社,大概要花上20分鐘左右,因為是終點站,不需要太擔心會坐過站。

建議大家如果是搭公車去景點或神社時,都要記得把公車時刻表拍起來,避免讓自己等太久的車;同時,日本的公車原則上都很準時,所以請提早一點到站,公車到的時候,就可以順利搭到車囉!

不知道是否因為颱風將至,沒有太多人一起同車前往「二宮神社」呀!

到達終點站,下車就會看到「二宮神社」跟畫著氣質巫女的看板歡迎著我們,完全不用擔心迷路唷!只是過馬路時,請務必注意安全。

剛剛在道路對面看到的是一之鳥居,旁邊立著二宮神社的石碑。

咦?參道在哪?

原來二宮神社的參道跟一般神社的參道不同,是要先走下去階梯,過了小橋,再上階梯,才會到達境內。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像山谷一樣的參道,走在其中,有些微涼。

還好風雨暫時停了,不然如果是在下大雨時走這樣的階梯,感覺很不容易呢!

小橋旁貼著關於風鈴祭的說明:如果有需要風鈴的話,請到授與所購買。但應該掛著風鈴的木架子上,怎麼卻是空蕩蕩的呀?

原來風鈴祭是限定於「夏詣」(なつもうで) 期間舉行,跟川越冰川神社乃木神社一樣,都在特別時間有風鈴的裝飾跟活動,如果你也想參加類似的風鈴祭典,可以在夏天來日本時,看看哪個神社也有舉行喔!

二宮神社「夏詣」期間除了風鈴祭外,還有七夕笹飾り(短冊裝飾)跟茅の輪くぐり(穿過茅草環)的儀式,據說穿過神社院子設置的茅草環三次,就能從此消除災禍。

這段期間神社還有期間限定的「夏詣朱印」及「夏季限定朱印」,但是我們這次是9月底時來神社,已經過了「夏詣」,但又不到有秋天限定的御朱印的10月份,哎呀!有些可惜呢!如果有在收集御朱印的朋友,請看好時間訂機票呀!

參道兩側都是高大的樹木,從橋上往神社看去,就是二之鳥居。

二之鳥居旁有一對狛犬,戴著藍色的圍兜(前掛け),有一說是神使掛著這樣的圍兜時,常意指神社與小孩有著很深厚的淵源。

我以前只有看過紅色的圍兜,但這次看到了藍色的圍兜,原本以為是二宮神社特有的顏色,查了其他部落客分享,才發現原來二宮神社的狛犬胸前的圍兜是會換顏色的,還有綠色跟黃色呢!不知道不同顏色是不是真的有不同的意義?還是因為是嵐神社關係,所以會戴上不一樣色彩的圍兜呢?

船橋市指定有形文化財的社殿

爬完剛剛的石階,看到的便是拜殿了,唐破風設計的拜殿散發著莊嚴、穩重的氣息。

雖然說二宮神社是1200年前的弘仁年間 (西元810-823年)時,在嵯峨天皇的指示下建立,不過現在看到的社殿其實是安永年間 (西元1772年-1781年) 間再重建的社殿。

本殿跟拜殿都在大正年間重新修建,將茅草屋頂替換成銅板屋頂。

拜殿外圍可以看到許多細緻的木頭雕刻,特別是木鼻 (きばな) 這個位置,上面有獅子跟獏的木雕,看起來好逼真!聽說「獏」是會吃掉人的夢的一種生物,專門吃掉睡眠時做的夢。

你認識祭神之一的藤原時平公嗎?

神社的祭神包括建速須佐之男命、櫛稻田比賣命、大國主命、藤原時平公、大雀命跟譽田別命。(如果想知道主祭神建速須佐之男命、櫛稻田比賣命及大國主命的小故事,可以看[神社著迷]冰川神社本社!武藏一宮 Musashiichinomiya這篇文章。)

說到藤原時平(ふじわら の ときひら),可能認識他的對手的人還比認識他的人多。

那~他的對手是誰呢?

就是大家都不陌生的學問之神 – 菅原道真 (すがわらのみちざね),但其實菅原道真是「日本三大怨靈」之一,屬於日本神社中的御靈信仰。

當時因為藤原時平向天皇進讒言而使菅原道真獲罪,被貶為大宰權帥,流放至九州太宰府,並在延喜3年(西元903年)時於太宰府抑鬱而終。

菅原道真死後,京都陸續出現許多的怪事,先是醍醐天皇的皇子一一病死,再來是皇宮的清涼殿遭遇雷擊,造成多名死傷者。天皇因為害怕是菅原道真的怨靈化身為雷神來懲罰皇室,於是赦免了其罪名並追贈官位,並將菅原道真當作「火雷天神」祭拜,同時在京都的北野興建了北野天滿宮。

那藤原時平為何會在二宮神社合祀呢?

是由於治承四年 (西元1180年)時藤原時平公的後代移居到三山這個區域,所以才將藤原時平公在二宮神社中祭祀著。

可以感受到粉絲熱情的滿滿繪馬牆

二宮神社境內沒有很大,不過因為被群山環繞,社內非常的安靜,有一種說不出的涼爽感。

等待御朱印的時候,剛好可以在神社中走走,很難不去注意到一排排給嵐鼓勵的繪馬。

聽說2019年時,二宮和也宣布結婚時,許多後來到訪的粉絲們都露出有點哀傷的表情,但又含淚說要祝福他。(讓我不禁想到許多農婦現在是不是也有點傷心,但又要祝褔農夫的心情呢?)

除了常見的繪馬外,二宮神社還有「除厄繪馬」,是滿少見的繪馬。

超級可愛的懶懶熊御守跟固齒授予品?

二宮神社中的許多御守也很特別,有我最喜歡的懶懶熊御守,而且有3色可以選擇,讓我不小心又開始猶豫哪個顏色好。(哎!)

還有很美的「勝守」,分成藍色跟紅色,設計簡單大方。

神社中的「歯固め石 (はがためいし)」吸引了我的注意,以前沒有看到過這樣的小石頭放在神社的授與所,是給初宮詣 (はつみやまいり) 的參拜的人拿的,香油錢則是依照個人心意決定。

初宮詣是在日本習俗之中,嬰兒滿月時第一次到神社接受祈禱的那時天,一般來說男生是31天;女生則是33天,不知道為什麼有這樣的天數差異?

拿「歯固め石」的目的是希望小孩能夠長出強壯的牙齒,因為據說有強健牙齒的人,較多數是比較健康長壽的人,所以帶有期待未來小孩健康長大成人後,也能是個長壽的人的意義。

石頭是要什麼時候吃呢?

在日本習俗中,一般來說會在慶祝百日的初食宴 (食い初めのお祝い) 上使用「歯固め石」,初食宴的意義是在慶祝小孩平安長大,並期盼他能在未來的日子中,一生不為食物煩惱!(這真的很重要呀!)

「歯固め石」也不是真的給小孩吃,而是有個簡單的儀式:

  1. 先用筷子觸碰「歯固め石」。
  2. 再用筷子輕觸小朋友的牙床,並在心中希望「小孩未來有強壯的牙齒」。

是不是很有趣呢?跟台灣的習俗好像很不一樣,我查了一下,台灣習俗裡比較接近的時間是四個月左右的收涎,帶有希望小孩快點長大的祝福。

*二宮神社7年一度的祭典「下総三山の七年祭り」

二宮神社裡有一個「下総三山の七年祭り (しもうさみやまのしちねんまつり)」千葉縣指定無形文化財的石碑,也是吸引了我的目光。

七年舉辦一次祭典比我之前去牛嶋神社五年一回祭典,更久舉行一次呢!

「下總三山的七年祭典」的緣起

據說「下總三山的七年祭典」是源於文安二年 (西元1445),當時馬加城主的千葉康胤(馬加康胤)為了妻子順利生產,請二宮神社 (三山村)、子安神社 (畑村)、子守神社 (馬加村) 及三代王神社 (武石村)的神職人員,在馬加村到磯辺地區共同舉行「安産祈願祭禮 (磯出祭)」。 

在儀式舉行後,妻子平安誕生一子,城主、家臣跟領地的居民都非常開心,為了再次感謝神明的幫助,於是在二宮神社舉行「安産御礼大祭」。

在後年,便將安産御礼大祭及磯出祭合併舉行,以二宮神社為中心,開始了「下總三山的七年祭典」大祭。

為什麼是每七年舉行一次呢?

相傳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一直到享保十二年 (西元1727年)才開始每七年舉辦,是丑年跟未年會舉行當地祭典。

七年祭典分成「小祭 (湯立祭)」跟「大祭」,「大祭」又分成「安産御礼大祭」と「磯出祭」。

小祭只由二宮神社舉行,在當天會在湯立神樂時,藉由占卜決定大祭舉行的日期。

安産御礼大祭是按照親族關係,由以下9個神社共同舉辦:

  • 二宮神社   <父・夫> (船橋市三山)
  • 子安神社   <母・妻> (千葉市花見川区畑町)
  • 子守神社   <子守> (千葉市花見川区幕張町)
  • 三代王神社  <産婆> (千葉市花見川区武石町)
  • 菊田神社   <伯父> (習志野市津田沼)
  • 大原大宮神社 <叔母> (習志野市実籾)
  • 時平神社   <長男> (八千代市大和田)
  • 高津比咩神社 <姫君> (八千代市大和田新田)
  • 八王子神社  <末息子> (船橋市古和釜町)

磯出祭則是由4個神社在幕張的海邊舉行:

  • 二宮神社   <父・夫> (船橋市三山)
  • 子安神社   <母・妻> (千葉市花見川区畑町)
  • 子守神社   <子守> (千葉市花見川区幕張町)
  • 三代王神社  <産婆> (千葉市花見川区武石町)

官網上有許多祭典活動的照片,感覺真的很盛大,可以感受到當時城主、家臣跟領地的居民對於城主的妻子能順產的感謝之情;也藉由祭典的繼續舉行,期待神明能繼續保佑當地的居民或來參拜的信男信女能夠平安或是順產。

怪不得!怪不得!

我們會在二之鳥居旁看到戴著圍兜的一對狛犬及「歯固め石 (はがためいし)」等等,原來是因為二宮神社跟古早城主祈求妻子安產有關。

這樣讓我也有點期待其他幾間神社,像是子安神社、子守神社及三代王神社等,境內是不是也有類似的設計與授與品呢!

除了「下總三山的七年祭典」是二宮神社的文化財外,其實二宮神社還有其他的文化財喔!

像是二之鳥居左邊的御神木是大銀杏樹,是船橋市的指定天然記念物,還特別設計成二宮神社原創的御朱印帳呢!

此外,二宮神社社殿也是船橋市指定有形文化財;二宮神社神樂是船橋市指定無形民俗文化財;齊藤園女等奉納句額則是船橋市指定有形文化財。

心滿意足在神社中漫步後,也拿到了我的御朱印了,跟朋友準備手刀衝刺去車站等公車了!

*二宮神社-小知識

  • 弘仁年間 (西元810-823年)時,在嵯峨天皇的指示下創建,原名為寒川神社。
  • 明治七年 (西元1874年),指定為郷社,並正式改名為「二宮神社」。
  • 社殿是安永年間 (西元1772年-1781年) 間再重建的社殿;並於大正年間重新修建,將茅草屋頂替換成銅板屋頂。
  • 二宮神社御祭神共3柱,建速須佐之男命、櫛稲田比売命及大国主命;相殿神為藤原時平命、大雀命及誉田別命。

*二宮神社-開放時間及交通方式

  • 官網:https://www.ninomiya-jinja.jp/

  • 授與所開放時間:9:00-15:30

  • 地址:千葉県 船橋市 三山 5丁目 20番 1号

  • 交通:從JR總武線津田沼站,北口4番/3番等車處,搭乘京成バス/習志野新京成バス公車終點,約20-30分鐘。

當天參拜完二宮神社後,我跟朋友就前往菊田神社了!菊田神社也是有懶懶熊御守的神社,所以我也是很期待!哈哈!

不過,這次來日本玩,運氣很好的遇到颱風也來訪,雖然我出發前就一直祈禱颱風不要對關東地區造成太大的風雨,但後來去結良緣的神社 – 川越冰川神社 時,晚上還是被大風吹的轟隆隆響的窗戶驚嚇到了,不過隔天有拿到緣結石也是很值得!

  • 如果你有機會去東京都或千葉縣玩,想體驗日本人的神社文化,請記得抽空去參拜!
  • 如果你也想去看看狛犬胸前的圍兜是不是有不一樣的顏色,請一定要排進行程去~
  • 如果你也在神社坑,無論深淺,請繼續讀下去!

喜歡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FB粉絲專頁~幫我按讚或訂閱我的部落格唷!

訂閱部落格~搶先看最新的文章!

--延伸閱讀--

關於御神籤的故事

祭典活動

東京都及周邊神社

宮城縣神社

福岡縣神社

北海道神社

#相關文字都是我的經驗跟參考中日文網路資料,對於神社文化的同好們~歡迎交流喔!

[北海道]願望達成!踏上日本最北端之地宗谷岬(cape soya)

cape soya

如同我在[神社著迷]限定蝦夷神籤!北門神社(Hokumon Shrine)所說的,當時每次看「同期のサクラ(同期的櫻)」,當女主角講著:「私には夢があります。……..」時,就會讓我想起「稚內」。12年前,ptt 上有許多自助旅行的達人在日旅版分享日本最北端的旅程,於是讓我也萌生了想去最北端之地宗谷岬 (cape soya) 的想法。

私には夢があります。日本最北端の地の宗谷岬!一度は行ってみたい!

終於在2020年有機會去日本的最北端旅行,而且當天的旅程還真的被本人排的很刺激!老公的心臟都快跳出來了!

我們是凌晨搭紅眼班機到了新千歲機場後,轉搭國內線到稚內機場,然後下午就先去最北端之地宗谷岬。

到達稚內機場後,我們先從機場搭車到稚內站,到車站內品嚐網路上還滿多旅人推薦的「お食事処ふじ田」。

吃飽後,便在車站內的當地特產販賣店逛逛喔!這邊有許多稚內的特色伴手禮,同時因為跟俄羅斯庫頁島很接近,所以這邊也受到俄羅斯的文化影響,竟然有俄羅斯娃娃呀!

我們先買了宗谷岬的來回車票,然後到飯店寄放行李,再去北門神社參拜(抓螃蟹),再返回車站前搭車去宗谷岬。

出發!搭公車前往心心念念的宗谷岬囉~

從稚內站前巴士總站出發→抵達「宗谷岬」的班次一天有4次,由於我們是中午到稚內,也考慮到返程的最後一個班次的時間(14:55發車)後,所以我們買了稚內站前巴士總站⇔「宗谷岬」超值紀念車票(來回票2,560日圓),並決定搭乘下午13:20的公車前往宗谷岬囉!

在站前搭車的人,看起來都是當地的居民,好像跟我們一樣來玩的遊客並不多。

日本的公車都很準時,所以我跟老公還趁班車到前,先去旁邊的超商逛了一圈,邊看邊想著回程,再來買點零食吃吧!

搭公車的人,如果加上我跟老公,不超過10個人,其中還有不少老婆婆呢!

老公一上車,就不支倒地了!真是辛苦他了!要邊跟美國的同事連線工作,一邊又要搭紅眼班機到札幌;然後再被老婆驚嚇~以為上不了國內線班機,最後又被拉去北門神社參拜神社,應該真的很累吧!

這一趟路程要近50分鐘,沿途會先看到綠油油的草地跟植株,一些乘客會先在前段就按鈴下車。然後公車會開到海邊,可以看到波光瀲灩的大海,讓人心靈非常舒服!

到宗谷岬的時間,比原本預計的時間早個10分鐘,很好!可以好好在這悠閒地走走了。

我站在傳說中的宗谷岬 (cape soya) 了!

日本最北端之地紀念碑

宗谷岬的三角錐狀石碑,幾乎是所有到過此處的旅客,都會拍照留念的地方。

據說當時設計時,是以北極星的一部分星芒作為設計概念;塔的中央有一個 N 的文字,指向著北方;圓形的平台,象徵著「平和與協調」。

紀念碑的位置設在宗谷岬的最突出處,座標是北緯45度31分22秒。在旁邊的小立牌上都有寫著這些小故事唷!

紀念碑的後方是浩瀚的宗谷海峽,波浪一陣、一陣地推進到岩石海岸邊,讓我不禁想起,宗谷岬的日文發音是「そうやみさき」,其中「そうや」是源於阿伊努語「so-ya」,意思就是岩石海岸。

在這邊吹著海風很是舒服,但是拍出來的照片卻都有些驚人!還是繼續收藏在回憶中好了。

紀念石碑周圍的植株長得很可愛,而且種了一大片!

對了!如果天氣好的時候,在這邊可以看到相隔43公里的庫頁島唷!但因為當天有颱風要到札幌了,所以我原本沒有報太大的希望,但是竟然天空有些放晴,好像有看到遠方的庫頁島呢!

這應該可以算是本次北海道旅行的幸運點之一呢!雖然去日本玩的期間遇到颱風,但之後還是順利看到日本北海道火腿球賽勝利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花火大會,真的都好幸運呀!

間宮林藏像

[神社著迷]參拜官幣大社!北海道神宮(hokkaidojingu)一文有提過這位名人,如果有看過那篇文章的朋友不知道有沒有一些印象?

北海道神宮( hokkaidojingu )中最大的分神社「開拓神社」,祭祀著一群對於北海道開拓事業有功勞的前人,就包括有站在最北端宗谷岬的間宮林藏。

間宮林藏是江戶時代後期的冒險家,曾度過宗谷海峽,發現庫頁島;並在隔年再發現間宮海峽,被日本人視為是開拓樺太的英雄,因此也在宗谷岬設立他的銅像作為紀念。

宗谷岬音樂碑

「宗谷岬音樂碑」印象中比較少人會提到,這個音樂碑上刻有「宗谷岬」這首歌,歌詞中描述著春天的宗谷岬的景色,由當地作詞家吉田弘作詞、演歌作家船村徹作曲。

當你經過音樂碑如果聽到音樂,千萬不要被嚇到了喔!因為只要有人接近,音樂碑就會自動播放音樂囉~

日本最北端商店「柏屋」

同樣的,也是許多遊客會來的最北端「藍色」商店!裡面有許多北海道的紀念品,像是磁鐵、鑰匙圈、食物或特產等,不過最多人來這應該是為了買一張「稚內觀光協會發行的日本最北端到著證明」!

如果要寄明信片,也可以在這邊買明信片跟郵票,商店外面有郵筒。我因為怕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寫明信片,所以是先寫好明信片,再到這邊貼郵票跟投遞明信片。

其實原本最想去宗谷岬郵局買明信片跟蓋章,但是如果不是自駕,用步行的話實在是「不行」呀!有看過其他部落客說夏天時,宗谷岬郵局會在宗谷岬附近設置「臨時出張所」來收取郵件或加蓋風景戳,但當天沒有看到,只好作罷了!

巧遇一台好帥氣的重型機車停在柏屋門口呀!

流冰館

位於最北端商店「柏屋」商店後方有一座流冰館(流氷館),可以免費入內參觀。

裡面有許多流冰跟動物在流冰上的展示,如果你也沒有太多時間跑去別的景點或吃一碗最北端拉麵的話,可以在流冰館走走唷!

其實也不會佔用太多時間,因為裡面「真的還滿冷的」!

印象中,外面也有一些展示動物模型跟流冰照片可以參觀。

說到「流冰」,其實我以前也想去搭一次破冰船,但是…..去過的學姊說:那個…….會比較像是小碎冰浮在水面上。可能因為全球暖化,已經沒有辦法「破」冰了!所以,我就沒有繼續想著要去搭破冰船這件事了。

日本最北端販賣機

從柏屋走出來後,在外面就有郵筒,也有一排「最北端」自動販賣機!呵呵!覺得很有趣~就像去阿里山時~會用「最高海拔的便利超商」來提醒大家「這是最高的」唷!

日本最北端食堂

這次去~只有短短的50多分鐘,所以只能遠遠望著最北端食堂呀!如果要在這邊吃碗熱呼呼的拉麵、咖哩飯或是海鮮丼飯的話,可能要早點來,在這邊待上3個半小時,才有下一班的返程巴士,也才有機會到裡面悠哉的吃一頓飯。

或如果是自駕的人,才比較具機動性,不用被大眾交通工具的時刻表綁住,能自在的到處去遊玩。

宗谷岬展望台

位於日本最北端之地紀念碑對面的展望台,地勢比較高,可以從這邊俯覽著整個宗谷岬,藍色的大海在高處看,又有不同的感受,好像可以看到底下透著藍綠色。

時間總是很快地瞬間地就快速的流轉了,我們預計要搭乘的返程公車也準時的出現。

最後把握時間,也在對面的小店小逛了一下,裡面的東西跟對面的「柏屋」沒有差太多,印象中好像還是火車站前的土產店價格比較便宜些。

回去前,再轉頭看看「宗谷岬」,這個12年以前想做的願望清單項目~完成。

可能有些依依不捨,所以在回程的公車上,又拍了幾張宗谷海峽的照片。

怎麼從稚內車站前往「宗谷岬」?

搭巴士(一般公車)

在巴士總站買車票,並在巴士總站外的巴士亭搭乘,如果你也是要來回搭乘,建議直接買一張「超值紀念車票」,2560日圓。(單程車票是1420日圓。)

每天的班次如下(摘自宗谷客運株式會社官方網站):

稚內站前巴士總站出發→抵達「宗谷岬」站牌 時刻表

往濱頓別、音威子府方向(稚內~宗谷岬~鬼志別~濱頓別~中頓別~音威子府)
  • 往音威子府方向09:39 → 10:29
  • 往中頓別方向13:20 → 14:10
  • 往中頓別方向16:12 → 17:02
  • 往鬼志別方向19:30 → 20:20

「宗谷岬」站牌出發 →抵達稚內站前巴士總站 時刻表

往稚內方向(音威子府~中頓別~濱頓別~鬼志別~宗谷岬~稚內)
  • 往站前巴士總站方向07:21 → 08:26
  • 往站前巴士總站方向08:44 → 09:40
  • 往站前巴士總站方向11:14 → 12:08
  • 往站前巴士總站方向14:55 → 15:47

巴士路線表 pdf 請按此

搭觀光巴士

價格比一般公車會貴一點點,但是優點是可以去到非常多景點,而且聽說好像是有導遊小姐,即使是一個人去,也有位貼心的人幫忙拍照。不過,期間限定是8/1-9/30間,請有意參加者注意時間,以免向隅!

到日本最北端的行程上午跟下午各一如下(摘自宗谷客運株式會社官方網站):

稚内A - 所要時間 / 3:55  (大人3,400日圓/兒童1,800日圓)

稚内バスターミナル~北海道遺産・北防波堤ドーム(車窓)~稚内公園~ノシャップ岬~メガソーラー(車窓)~北海道遺産・宗谷丘陵(車窓)~宗谷岬~稚内空港(途中下車可能11:30着)~副港市場(途中下車可能)~稚内バスターミナル

  • 8月1日~9月30日8:00発 → 11:55着

稚内B - 所要時間 / 4:15    (大人3,700日圓/兒童1,900日圓)

稚内バスターミナル~北海道遺産・北防波堤ドーム(車窓)~百年記念塔~稚内公園~メガソーラー(車窓)~北海道遺産・宗谷丘陵(車窓)~宗谷岬~夕日が丘パーキング(車窓)~ノシャップ岬~稚内バスターミナル

  • 8月1日~8月31日14:00発 → 18:15着
  • 9月1日~9月30日13:45発 → 18:00着
備註1:車窓基本上就是在車上看,但是隨車的導遊可能會視情況讓觀光客下車拍照。
備註2:北海道遺産・北防波堤ドーム其實距離車站不遠,如果你也有去北門神社參拜,沿著路往海邊走去,就會看到喔!

自駕

如果能自己開車,會是最方便的,哪裡都可以去!而且也可以載著行李或是土產呀!

在稚內的租車店家還算是不少,在車站或是機場附近都有,如果有想要租車的,網路上搜尋關鍵字「稚内」及「レンタカー店」就能找到唷!

日本的「最北爭議」!

雖然宗谷岬立有最北端的紀念石碑,不過在查宗谷岬的資料時,發現有不少日本人的網誌有討論所謂「國土最北的爭議」,包括有跟俄羅斯的國土爭議、日本實際國土的最北端及宗谷岬地區內的最北端。

跟俄羅斯的國土爭議源於二次大戰時,蘇聯位於道東外海的択捉島、国後島、色丹島、歯舞群島,等通稱為「北方四島 」的地方,把住在當地的日本人趕走。所以,對日本來說,仍擁有這「北方四島 」的主權。

而關於日本實際國土的最北端,則是因為在日本外海有一個名為弁天島的無人礁石小島,雖然沒有人居住,但也是日本國土的一部分,所以也有許多人覺得「那才是最北端」!

最後,宗谷岬紀念石碑外的地方,還有最北的可到之地,所以囉!不過,紀念石碑這邊還是最多人認為的最北端~

不管啦!我已經到達最北端囉!宗谷岬!

上面說的觀光巴士的行程中,其實原本我最初有考慮過「稚內A」的行程,原因是我也滿想去副港市場,聽說副港市場那邊好吃的在地美食跟伴手禮不少。

此外,也有考慮過可以在稚内空港下車,搭飛機回去札幌,但是因為隔天颱風要往稚內方向去,想想覺得搭飛機實在太恐怖了!而且變數很多,例如天候不佳,觀光巴士不開或是飛機不飛等,都可能被困在稚內,那這樣我隔天要看球賽的球票不就白買了?

建議大家可以按照自己想去的天數、景點或是家人跟朋友人數等安排屬於自己的自助旅行行程,如果有想分享給我的資訊,也歡迎與我分享唷!

喜歡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FB粉絲專頁~幫我按讚或訂閱我的部落格唷!

訂閱部落格~搶先看最新的文章!

#相關文字是我個人經驗跟參考中日文網路資料綜合完成,如有任何問題或建議~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