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脆弱的力量 Daring Greatly: How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Transforms the Way We Live, Love, Parent, and Lead

Daring Greatly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0 年 9 月 30 日

脆弱就是流淚,是示弱,是告訴人家我不行。所以這是絕對不能說的秘密,有什麼力量可言?

這是我看到這本書脆弱的力量 (Daring Greatly: How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Transforms the Way We Live, Love, Parent, and Lead) 的第一個念頭。

以前我是個即使壓力很大,即使心不甘情不願,即使根本不應該是自己該做的工作,都會在上司要求下,逼自己承接下來的人。

但是,經常性加班後,感到身心俱疲,有一陣子很不想上班,因為事情永遠沒有做完的一天。

你是否也有遇到同樣的情形?

如果有,我覺得透過閱讀這本書「脆弱的力量」,可以讓你更了解自己,也知道何時該向誰展現怎樣的脆弱?何時該為自己「設定底線」?何時該多花點時間為自己做些事,而不是浪費時間在那些只敢躲在暗處評論他人的人?

脆弱的力量內容與閱讀感想

本書總共分成七個章節

第一章 永遠不夠:檢討「永不知足」的文化

第二章 破解脆弱的迷思

第三章 瞭解與克服自卑(又稱「打怪練功」)

第四章 防衛脆弱的武器

第五章 跨過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培養改變,消弭鴻溝

第六章 破壞性投入:讓教育和職場重新人性化起來

第七章 全心投入的教養法:放膽去做孩子的榜樣

作者從社會的文化,討論到脆弱的本質,跟自卑的連結;接著她告訴我們面對脆弱時可能的武器,在日常生活、工作職場到親子教養,展現脆弱的重要性,跟如果不承認自卑可能帶來的可怕影響。

(以下每一章節會交替作者提出的觀點跟個人故事,同時也會摘錄該章一段我覺得很有感的一段文字。)

第一章 永遠不夠:檢討「永不知足」的文化

作者先從我們生處的文化「永不知足」來討論,看完第一章其實就很有感觸。

確實我們從小到大的日常生活就是如此,當你考80分時,老師會希望你能考90分;當你得99分時,父母會問你為什麼不考100分?當你終於拿到100分時,大家會要你繼續努力,下一次也要維持100分。

你也是在這樣環境長大的嗎?我的父母沒有這麼極端,但是也是對成績有一定要求,那樣的一再追求高分,讓人覺得好辛苦。

因為當你長大、就職之後,有沒有發現過去的 80分、90分及 100分,好像沒有什麼影響?

我們的社會中太重視的是結果,卻忽略了過程,而且覺得「比較」才有「進步」;但其實過程、個人累積及「跟自己」比較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不止分數,人們也樂於比較身材外貌,家庭婚姻,甚至到孩子的成就,我們一直想要追求內心中所謂完美的模型,於是導致的結果是「永不知足」。

匱乏文化的最大傷害,是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而不願接納自己的脆弱和不安,失去自信參與世界的能力。(P.53)

 

第二章 破解脆弱的迷思

作者提出了4個人們對於脆弱有的迷思,分別是「脆弱等於軟弱」、「我不展現脆弱」、「脆弱就是毫無保留」跟「我們可以一個人」。

第一個迷思「脆弱等於軟弱」是大家對於脆弱最常有的迷思。的確!看我寫在開頭的心中想法,我也是抱持這種想法,如果你也是,真的要小心!因為作者說這是最危險的迷思。

而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我們把自己不確定的感受與未來可能的失敗混為一談;因為我們沒有適當的將名詞定義清楚,我們以為當自己站出去表達出想要的想法,卻不被認同時,那是一種失敗。事實上,並不是!站出去的那個人才是擁有勇氣的人。

第二個迷思「我不展現脆弱」。沒錯!我又中了!即使你不想展現脆弱,作者說:脆弱就是會找上你。

第三個迷思「脆弱就是毫無保留」。好了!如果你有展現脆弱的勇氣跟力量,是對所有人「毫無懸念」說出全部嗎?

當然不是。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準備好要接收你的脆弱,作者用她女兒發生在學校故事來說明這個迷思,我很喜歡作者在其中提到的一段話:

脆弱是以相互關係為基礎,需要設限與信任,而不是過度分享。(P.70)

一般來說,最願意接受自己脆弱的人會是家人。作者分享約翰·高特曼(John Gottman)在網站上所發表的一篇探討如何和伴侶培養信賴的關係文章,跟她所描述的故事有些類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去看看。(John Gottman on Trust and Betrayal,Building trust 之後那段小故事)

第四個迷思「我們可以一個人」。雖然現今的社會文化,要我們學會獨立自主,但這與「我們可以一個人」是有差異,人還是需要愛與支持。

這4個迷思中,你有幾個呢?

 

第三章 瞭解與克服自卑(又稱「打怪練功」)

你瞭解什麼是自卑嗎?你是個容易自卑的人嘛?

書中對自卑的定義是:自卑(自慚形穢、自我價值低落),是一種極其痛苦的感覺或體驗,認為自己有缺陷,所以不值得被愛,也不值得擁有歸屬感。

自卑的感受很讓人痛苦,我相信很多人都可能有過這種經驗,你還記得是怎麼克服的嗎?是逃避?情感抽離?還是視而不見?

作者指出:想要接納脆弱的關鍵便是「克服自卑」。如果我們擔心別人怎麼想,就不會敢展現自己;通常「不善於展現脆弱」,就是指「很容易自卑」

而克服自卑情緒是一種練習,作者提出可以透過「書寫自卑的經驗」克服自卑,這種練習需要時間培養,需要勇氣接觸外界,說出難以啟齒的事。

當我們有足夠的勇氣探索黑暗時,才會發現自身光明的無限力量。(P.85)

再次有感觸的地方是作者指出「女性自卑」,排名第二的竟是「為人母親」;而且不需要當上媽媽,這個社會定義的女性價值通常就與「為人母親」相連結。女性常被問到為什麼不結婚?結了婚,問為什麼不生小孩?生了第一個小孩,被問為什麼不生第二個?

說實在,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定義價值」,不要去理會那些人家所說「我們非得怎樣不可」清單。

 

第四章 防衛脆弱的武器

作者提出了3個人們常見防衛脆弱的方法,分別是「打預防針」、「完美主義」跟「麻痺自己」。

你也會為自己打預防針嗎?

我會。我一直以來是這樣的人,當生活太過幸福、事情太過順利時,我可能會自己想像之後可能會發生什麼糟糕的情形。我害怕於這種愉快的感受,擔心突然消失後帶來沈重的哀傷,會讓我無法承受。

但是,原來更好的做法是:這樣的喜樂來自於平凡時刻,我們應該要珍惜、看重這些自己所擁有的,每次當我們感受喜樂,就應該沈浸在快樂之中,讓這些幸福片段成為永遠最美的記憶;當不幸發生時,我們會更加堅強。

你是完美主義者嗎?

還好,我不是。作者指出完美主義是一種自毀又容易上癮的思想;是一種自我毀滅;其實只會讓我們自卑。

作者告訴大家:欣賞自己的不完美,告訴自己,我已經夠好了。她說每當她在實踐「知足」這個觀念時,都會想起李歐納·柯恩 (Leonard Cohen) 的歌曲〈讚美詩〉 (Anthem) 中所說的那句話:萬物皆有隙縫,方能讓光透進。

是什麼促使大家麻痺自己?

因為大家在追求自我價值和自卑感受之間苦苦掙扎,所以有人沈迷電玩、有人攝取糖分、有人每週工作60小時、有人服用處方藥或有人喝高咖啡因的飲品。這樣的麻木行為不只因為自卑,也因為焦慮和抽離。

作者把研究的人分成群組A及B,群組A認為,想要解決焦慮,就是要想辦法管理並紓緩焦慮。群組B認為,關鍵在於改變讓你焦慮的行為。群組A的人通常有嚴重的麻木問題;群組B則是設定底線,做出全新投入的生活。

要過著連結互動的生活,終究要懂的設定底線,少花點時間和精力瞎忙,還有迎合那些不重要的人,然後就會瞭解努力培養親朋好友之間的關係有多重要。(P.179)

 

第五章 跨過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培養改變,消弭鴻溝

作者指出:想要,但做不到,產生了抽離的分界。

政治是社會契約抽離的好例子,但也讓人感到痛苦。左右派的政治人物立法通過法律,但他們毋需遵守法律或法律對他們沒有影響。他們沒有做到那些需要履行的社會契約。

這段描述讓人深感認同,因為那些立法者真的總是不會立不利於自己的法律,不然為什麼有一堆人敢酒駕上路?為什麼一些人任意佔用身心障礙專用停車位?

「Mind the Gap」- 跨過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是種展現脆弱的力量的策略.我們必須跨過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在文化中落實我們堅持的理想價值觀。跨過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需要接納自己的脆弱,同時培養克服脆弱的能力。(P.219)

 

第六章 破壞性投入:讓教育和職場重新人性化起來

作者從詢問一位講題為「破壞性創新」主講者:「創新與創意最大的阻礙是什麼?」談起。

講者回答:是一種想提出想法,但又怕被取笑和輕視的恐懼。大家會以為意見的好壞代表自己的能力,所以意見不能太天馬行空,因為自己不可能什麼都懂。問題是,創新的點子往往聽起來很瘋狂,失敗和學習就是革新的一部分。革新和逐步去改變都很重要,我們需要它,但我們迫切需要的是真正的革新,那需要與眾不同的勇氣和創意。

你的工作單位是否也有人提出過「創新」呢?還記得在我們畢業那時候,「創新」這個想法很火!走進書店,書架上都是創新相關的書籍。當時工作的公司,也有主管提出要我們這些剛進公司的小毛頭組成一個「創新小組」。於是,我們就成立了。

但是要克服自卑,提出不怕大家質疑的天馬行空的意見,真的很難。可以看出主管們努力壓抑自我,盡可能不要講出「扼殺創意」的意見;但是在公司既有的文化下,總是會回歸到成本多少?目標消費者是誰?怎麼用工廠的設備做出來?要花多少錢?

現在我已經記不得最後得出什麼結果,也可能沒有結果?我只記得最後我們還是回歸工作崗位做自己的產品開發,但過程中有許多有趣的地方,也交到不少好友。

接著作者提出「自卑已經滲入文化的種種跡象」,包括指責、說閒話、偏袒、叫罵、騷擾,都是自卑已經滲入組織文化的行為線索。另一個更明顯的跡象,是把自卑直接變成一種管理工具。

你工作的環境有這種情形嗎?如果有,這種影響是很深遠的,因為讓人自卑,最終只會導致對方情感抽離以求自保,一旦抽離,也不想在乎了。如果這發生在員工身上,那麼誰想為公司盡心盡力?這個公司還有未來嗎?

我受過的社工訓練很強調我們對人說話的方式,甚至連我們坐在哪裏及怎麼坐都很注意。例如,我們從來不和客戶隔著桌子對談,而是走到客戶那一側。(P.241)

 

第七章 全心投入的教養法:放膽去做孩子的榜樣

作者在這章的第一句話:我們都希望有一本親子教養手冊,可以按圖索驥,回答我們所有未解的疑問之外,還能掛保證,並且減少我們的脆弱與不安。

相信很多父母都相當認同;我雖然還不是母親,但是也有點不安。

如果你是父母,看第七章或許會很有感觸,而我只能先分享幾段作者耐人尋味的文字,待以後來感受、學習與成長。

全新投入的親子教養不是搞定一切,傳承下去,而是一起學習與探索。有些時候,孩子在人生旅途中甚至遠在前方等著我,或是回頭拉我一把。(P.259)

教養出相信自我價值的孩子,需要我們在旅途中以身作則,讓孩子看到我們的努力應對。(P.260)

身為家長,我們一但瞭解羞辱與自卑是什麼,就更可能意識到自己曾經在無意間羞辱了孩子。這件事情的確會發生,……,即使我們在家中努力避免羞辱孩子,孩子在外頭遇到的羞辱還是可能影響他們一輩子。…..幸好,我們可以決定那些經驗在孩子的人生會有多大的影響。(P.267)

我們無法讓孩子完全避免被羞辱的經驗,我們的任務是教導與示範如何克復自卑。從談論自卑是什麼,以及自卑如何在生活中出現開始做起。(P.268)

這章看完後,我也認同作者提到的部分情境,確實!太難避免在成長過程中遇到讓人感到自卑的時刻。除了自己的心魔作祟外,也有太多人,靠著打壓別人滿足自己的自信感。

所以,如何讓孩子瞭解自己曾經歷過的自卑感,學習克服這樣不確定、不安的感覺,瞭解自己人生的價值,接納脆弱,擁有勇氣與力量去面對、處理困難,是身為父母很重要的課題呢!

結論

「脆弱」是本書作者布芮尼·布朗的研究題目之一,她把複雜的研究內容寫得很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讓讀的人很有共鳴。

文中有很多她自己發生的經歷跟內心戲,就像我們一樣,如果發生了什麼事,會懊悔心想:早知道不要做了;早知道就……(怎樣怎樣)。

我喜歡她為一些名詞的定義,讓我可以自己思考過去發生的一些事情,是不是有更好的處理方式?不一定是自己生活所發生;也可能是朋友遇見的情形,如果可以換種方式給朋友建議,或許有更好的結果。

我也喜歡她在書中引用的一些經典名句或是跟其他人的對話,讓人覺得精神振奮,會覺得「對!就是這樣!」像是:羅斯福「放膽」演講的第一句其實揭露了很多的道理:「榮耀不屬於批評者」。(全文如下)

“It is not the critic who counts; not the man who points out how the strong man stumbles, or where the doer of deeds could have done them better. The credit belongs to the man who is actually in the arena, whose face is marred by dust and sweat and blood; who strives valiantly; who errs, who comes short again and again, because there is no effort without error and shortcoming; but who does actually strive to do the deeds; who knows great enthusiasms, the great devotions; who spends himself in a worthy cause; who at the best knows in the end the triumph of high achievement, and who at the worst, if he fails, at least fails while daring greatly, so that his place shall never be with those cold and timid souls who neither know victory nor defeat.”

如果你想更了解自己,我覺得你可以到書店翻閱這本書 – 脆弱的力量 (Daring Greatly: How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Transforms the Way We Live, Love, Parent, and Lead) 看看自己喜不喜歡;或是台北市立圖書館也有這本書,可以借來看看。

 

另外分享本書作者在 TED 上有兩次的演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以下影片連結:

喜歡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FB粉絲專頁~幫我按讚或訂閱我的部落格唷!

訂閱部落格~搶先看最新的文章!

--延伸閱讀--

閱讀心得文章:

精選前10名!(自己大聲說)好文章

美國生活大小事:

#相關文字是我個人閱讀本書後的感想,如有任何想分享的心情~歡迎留言。